[實用新型]聚合物超臨界發泡材料冷卻定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97957.5 | 申請日: | 2013-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577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海賢;徐朝暉;魏増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5/16 | 分類號: | B29C35/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陳繼亮 |
| 地址: | 311113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合物 臨界 發泡 材料 冷卻 定型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聚合物在超臨界發泡技術條件下制備發泡材料過程中,控制發泡材料厚度、溫度的冷卻定型裝置。
背景技術
超臨界聚合物發泡技術是目前新發展起來技術,生產出來的產品具有優良的保溫性能、沖擊緩沖性能、隔音性能,由于模壓發泡出來的產品存在有表面外觀不平整;由于產品導熱性能差很難在空氣中快速冷卻生產周期長效率低;產品厚度不均等嚴重影響品質的問題,難以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快捷,生產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經生產試用,能有效提高產能,降低生產成本的聚合物超臨界發泡材料冷卻定型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它主要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及由氣缸或油缸的缸體裝置,所述的上模板由四個行程可調的缸體裝置安裝在支架上,所述的下模板固定于支架上,該上模板和下模板間放置有發泡材料;上模板和下模板內設有至少一道冷卻水道,在該冷卻水道的端口設有冷卻水道接頭。
作為優選,所述的冷卻水道在上模板與下模板內呈幾字型分布。
作為優選,所述的上模板與下模板選用導熱率高的金屬材料制作而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冷卻定型裝置利用平面的上下帶有圓形冷卻水管網的模板來夾緊剛發泡出來的產品,能有效的進行表面平整光潔,同時能利用冷卻水來冷卻產品,使用生產周期大大縮短,提高生產效率;通過本裝置能解決模壓發泡產品的相關問題,使產品質量達到高品質標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冷卻定型裝置立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冷卻定型裝置平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號分別為:1、上模板;??2、下模板;??3、冷卻水道;??4、冷卻水道接頭;??5、支架;??6、發泡材料;??7、缸體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的介紹:如附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及由氣缸或油缸的缸體裝置7,是由內部帶冷卻水道3的上模板1和下模板2組成,上模板1與下模板2選用導熱率高的金屬材料制作而成。上模板1由四個行程可調的缸體裝置7安裝在支架5上,下模板2固定于支架5上,工作前調節缸體裝置7的行程來調節上模板1與下模板2間距,適合相應厚度的發泡材料,并方便放料和取料。
將熱的發泡材料6放到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間,控制缸體裝置7將上模板1下壓到發泡材料6上,將發泡材料壓平整。同時,冷卻水從上下模板的冷卻水道接頭4流入到模板內“幾字形”的冷卻水道3中,達到均勻冷卻模板,將發泡材料6傳給模板熱量快速均勻帶出,由于冷卻定型裝置的上模板1、下模板2與發泡材料6接觸面積大,接觸時間長,冷卻水道3幾字形分布,冷卻面積大而均勻,熱交換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不論在其形狀或材料構成上作任何變化,凡是采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結構設計,都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變形,均應認為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海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9795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噴嘴清料工裝
- 下一篇:一種卡爪式的模具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