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液晶屏固定支架及包括該固定支架的平板電腦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97862.3 | 申請日: | 2013-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861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集智達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6 | 分類號: | G06F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屏 固定 支架 包括 平板 電腦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業平板電腦中安裝固定液晶屏的通用結構件。具體地涉及一種液晶屏固定支架及包括該固定支架的平板電腦。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工業控制的飛速發展,工控客戶已不再局限于工控機+顯示器的搭配使用,越來越多的人機交換界面的應用反映了客戶需求的轉變,平板電腦以其獨有的顯示功能正在逐步占據工控市場份額。
影響平板電腦輸出顯示的因素有許多,現在的平板電腦廠商大多注重液晶屏質量、參數等硬性指標,相對地忽略了平板電腦內部液晶屏的固定方式對顯示所帶來的影響。液晶屏在平板電腦內部狹小的空間里,如固定不當,很容易對液晶屏本身產生擠壓,進而影響液晶屏使用壽命,輕則產生干擾影響顯示輸出,重則對液晶屏造成硬性物理傷害。
現在市場上平板電腦內液晶屏大多使用兩邊長框固定。如圖1和圖2所示,液晶屏100固定于兩個長框10,每個長框10均包括長板11和固定部12。其原意是增加固定強度及牢靠度,但實際使用時發現,由于長條結構件跨度(長度H)較大,加工難度高,稍有不適易造成固定件(即長板11)彎曲現象,強行固定牢靠后對液晶屏產生擠壓力過大,易對液晶屏造成影響乃至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設計一種通用結構件。其采用四角固定方案,降低了結構件的加工難度,有效地減小了結構件固定后對液晶屏的壓力,且四角固定件兼容可互換,再不影響使用功能的情況下,大幅度地降低了組裝難度。
通過下述方案可以有利地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液晶屏固定支架,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
具有兩個直角邊且用于支撐液晶屏的支撐部;
用于與所述液晶屏相安裝的安裝部,所述安裝部與所述支撐部在所述直角邊處連接并與所述支撐部垂直;以及
用于將所述液晶屏固定到其它構件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與所述安裝部的遠離所述支撐部的邊連接并與所述安裝部垂直,使得所述固定部在所述液晶屏的外部與所述支撐部平行地延伸。
優選地,所述支撐部為大致三角形的平板部。
優選地,所述安裝部為大致矩形的平板部,兩個所述安裝部在矩形短邊處相接觸。
優選地,所述安裝部具有一個或多個液晶屏固定孔。
優選地,所述固定部為大致矩形的平板部,兩個所述固定部彼此分隔開。
優選地,所述固定部具有一個或多個固定孔。
優選地,所述固定支架為通過裁切和彎折板材而形成的一體結構。
優選地,所述固定支架由金屬制成。
一種平板電腦,其中,所述平板電腦包括:
矩形的液晶屏;以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固定支架,所述四個固定支架分別固定所述液晶屏的四角。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液晶屏固定支架的示意圖,其中包括兩個固定支架和一個液晶屏。
圖2為傳統液晶屏固定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液晶屏固定支架的示意圖,其中包括四個固定支架和一個液晶屏。
圖4為根據本用新型的液晶屏固定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圖3至圖4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示例性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液晶屏固定支架的工作原理如下:
液晶屏固定支架的主要設計思想是在所實現功能不變的前提情況下簡化結構,降低結構件加工難度,減小因結構件固定對液晶屏產生的壓力。
本實用新型的該目的可以以下列方式實現:采用四角固定替代原兩邊長條固定方式,在不影響固定強度的同時避免了因結構件彎曲而對液晶屏造成的擠壓力。結構件兩邊按照液晶屏固有結構開出預留孔,可做到一種結構件四角通用。
參照圖3和圖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晶屏固定支架200,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固定支架200包括:
具有兩個直角邊且用于支撐液晶屏100的支撐部210;
用于與液晶屏相安裝的安裝部221,安裝部221與支撐部210在直角邊處連接并與支撐部210垂直;以及
用于將液晶屏固定到其它構件的固定部222,固定部222與安裝部221的遠離支撐部210的邊連接并與安裝部221垂直,使得固定部222在液晶屏的外部與支撐部210平行地延伸。
其中,安裝部221和固定部222也可以被一體地稱為安裝固定部220。上述“其它構件”是指液晶屏待被固定到的構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集智達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集智達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9786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硫酸循環水系統漏酸報警儀
- 下一篇:一種姬松茸培養基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