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效混合絮凝反應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95785.8 | 申請日: | 2013-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333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楊志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志江 |
| 主分類號: | C02F1/52 | 分類號: | C02F1/5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016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效 混合 絮凝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高效混合絮凝反應池,?涉及一種水處理設施,特別是混合絮凝反應池。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的用水量和排污量也日益增大,水資源的短缺和排污水的日益污染,致使可利用水資源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市政給水處理、工業給水處理以及市政污水深度處理、工業水深深度處理回用日益普及,其目的在于保護短缺的水資源。目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以及地下水水位下降是國家重要的環境問題之一,成為制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就水資源而言,用水量及排污量逐年增加,由于當地水資源短缺,則會超量開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水質污染等問題孕育而生。因此我們要控制或者盡量減少地下水的開采,對水資源進行切實有效的保護,同時盡可能的多利用地表水,使水資源得以可持續利用。同時現在土地資源越來越少,尤其在城鎮和工廠,土地尤顯稀缺。現在的水處理混合、絮凝設備基本有兩種:第一種是傳統的分體式構筑體,即混合、絮凝、各自為一個構筑體,這種情況的水處理設施存在占地大、投資高、運行管理繁瑣;第二種是將傳統的分體式構筑體組合在一起,這種情況的水處理設施還是存在占地大、投資高,不適合大水量處理。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高效混合絮凝反應池,解決現有混合反應池占地大、投資高、運行管理繁瑣等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高效混合絮凝反應池,包括池體(1),以及設置于池體(1)并與之相連接的進水口(2)、出水口(3),設置于池體(1)下部的混合攪拌裝置(4),設置于池體(1)中部的絮凝反應攪拌裝置(5),設置于池體(1)頂部的攪拌電動機(6)和雙速輸出減速箱(7)、雙聯結軸(8),設置于池內四周的網格反應箱(9)和設置于網格反應箱(9)下部的排泥管(10)。?
排泥管(10)底部設置有若干圓孔,孔的直徑為5~75mm。
網格反應箱(9)網孔直徑1~40mm,網板間距50~600mm。??
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集混合、絮凝一體化設計,結構新穎而且簡單,水流方向不斷改變,反應效果好、占地小、管理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高效混合絮凝反應池結構示意圖。
圖中符號說明:池體(1)、進水口(2)、出水口(3)、混合攪拌裝置(4)、的絮凝反應攪拌裝置(5)、攪拌電動機(6)、雙速輸出減速箱(7)、雙聯結軸(8)、網格反應箱(9)、排泥管(1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高效混合絮凝反應池,池體(1),以及設置于池體(1)并與之相連接的進水口(2)、出水口(3),設置于池體(1)下部的混合攪拌裝置(4),設置于池體(1)中部的絮凝反應攪拌裝置(5),設置于池體(1)頂部的攪拌電動機(6)和雙速輸出減速箱(7)、雙聯結軸(8)。
池體(1)下部設置有混合攪拌裝置(4),其作用在于絮凝藥劑與原水充分混合;池體(1)中部設置有絮凝反應攪拌裝置(5),其作用在于將絮凝藥劑與原水充分反應;池體(1)頂部設置有攪拌電動機(6)和雙速輸出減速箱(7)、雙聯結軸(8),雙速輸出減速箱(7)輸出兩種速度帶動雙聯結軸(8)運轉,快速軸設置在慢速軸里,快速軸聯結混合攪拌裝置(4),慢速軸聯結絮凝反應攪拌裝置(5)。
原水和絮凝藥劑自底部進水口(2)進入池體(1)內,首先經過混合攪拌裝置(4)充分攪拌后進入反應室,此反應方式為機械攪拌反應,通過絮凝反應攪拌裝置(5)攪拌反應,再經過網格反應箱(9)反應,充分反應后的水有上而下流,流到底部后再由下而上從出水口(3)流出,在網格反應箱(9)沉積的污泥定期從排泥管(10)排出。
最后應說明的是: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志江,未經楊志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9578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水性防銹漆用復合配料生產裝置
- 下一篇:一種氣動液壓千斤頂可折疊把桿油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