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浴鍋用的器皿扶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95466.7 | 申請日: | 2013-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705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國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山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1L9/00 | 分類號: | B01L9/00;B01L9/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誠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湯茂盛 |
| 地址: | 24504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浴 器皿 扶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輔助工具,具體講就是化學實驗中待加熱器皿的扶持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常采用水浴鍋加熱器皿,以達到加熱器皿內物料的作用。水浴鍋的鍋體內設置加熱單元和盛水腔室,水浴鍋上部設置開設有孔的蓋體,試管、燒杯等器皿中加入待加熱物料,然后自蓋體的孔口處放入并使試管、燒杯的下部浸入熱水中使其加熱。試管或燒杯內待加熱物料的量是依賴實驗的自身要求來添加的,有時待加熱物料的量很少,當試管或燒杯放入熱水中時,由于試管或燒杯上部處在自然放置狀態,重力和水的浮力共同作用導致試管或燒杯發生傾斜現象,待加熱物料常常混入水中或熱水進入器皿內,這些情況往往是需要嚴格禁止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對試管、燒杯等試驗用器皿實施固定的水浴鍋用的器皿扶持裝置,該扶持裝置能確保試驗用器皿能在水浴鍋中安全、穩定地加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浴鍋用的器皿扶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環形框,環形框的框面上交叉設置有彈性鋼絲,構成環形框的桿體上連有支撐桿,支撐桿自環形框向下延伸。
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支撐桿對布置有彈性鋼絲的環形框實施支撐,使得環形框處在適當的高度位置處,以確保彈性鋼絲交叉布置而構成的網口適配于待扶持器皿的上部適當位置處,從而保證扶持的可靠性,試管、燒杯等器皿能在水浴鍋中安全、穩定地加熱。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第一板體與套管的裝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水浴鍋用的器皿扶持裝置,其包括環形框10,環形框10的框面上交叉設置有彈性鋼絲20,構成環形框10的桿體上連有支撐桿30,支撐桿30自環形框10向下延伸,這樣將待加熱器皿由彈性鋼絲20交叉布置而構成的網口夾設即可實現扶持,而采用支撐桿30對布置有彈性鋼絲20的環形框10實施支撐,使得環形框10可以位于適當的高度位置處,即網口的高度適配于待扶持器皿的上部適當位置處,從而保證該扶持裝置使用的可靠性,試管、燒杯等試驗用器皿能在水浴鍋中安全、穩定地加熱,有效避免器皿發生傾斜現象導致待加熱物料混入水中或熱水進入器皿內。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環形框10為圓環形,所述的彈性鋼絲20均勻間隔且垂直交叉布置在環形框10的框面上,從而形成均勻的網口。具體布置時,彈性鋼絲20之間無需間隔過小,只要在自然狀態下,網口的對邊之間的間距略小于標準試管或燒杯的待扶持部位的管徑即可,這樣既可以減少鋼絲的用量,又確保了扶持的可靠性。
進一步的,所述環形框10上設置短套管40,短套管40的孔芯方向與環形框10的框面、以及彈性鋼絲20構成的網面垂直,所述短套管40在環形框10的周圈方向間隔均勻設置3~4個,采用3~4個短套管40即可穩定地對環形框10實施約束固定,如圖1所示,所述環形框10的周圈方向間隔均勻設置四個短套管40,短套管40與支撐桿30構成插套式連接,優選的,所述短套管40的管壁上設置螺釘孔并連接有螺釘50,所述螺釘50的頂端抵靠在支撐桿30的桿面上。短管套40與支撐桿30構成插套式裝配方式,且設置螺釘50這樣的緊固件,通過螺釘50的擰緊或擰松動作可以適當調節并固定環形框10的框面及彈性鋼絲20所需的扶持高度,以滿足不同規格器皿的扶持高度的要求。
再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桿30的中下段桿身上設有第一板體60,所述第一板體60的板面上開設有第一通孔61,第一板體60的邊緣處設置套管70,所述套管70的孔芯方向與第一板體60的板面垂直,套管70的管壁上開設釘孔71連接有緊定螺釘80,所述緊定螺釘80的頂端抵靠在支撐桿30的桿面上。結合圖1和2所示,在第一板體60的板面上開設有第一通孔61,這樣使水浴鍋內的水可以浸至第一板體60的上方,以保證器皿位于彈性鋼絲20與第一板體60之間的部位能夠有效地實現水浴加熱,所述第一板體60邊緣處的套管70套設在支撐桿30的中下段桿身上,且設置緊定螺釘80這樣的緊固件,這樣通過套管70在支撐桿30上的滑動可以調節第一板體60的高度,同時采用緊定螺釘80對第一板體60的高度加以固定,這樣第一板體60的上側板面可以對器皿底部實施有效的支撐作用。
更進一步的,如圖1所示,所述支撐桿30的下端桿身上設有第二板體90,所述第二板體90的板面上開設有第二通孔91,第二板體90的邊緣處設置固定套管100,所述固定套管100的孔芯方向與第二板體90的板面垂直,固定套管100與支撐桿30固定套接。設置第二板體90可以對支撐桿30的下端有效地實現固定約束作用,保證該扶持裝置自身位于水浴鍋內的穩定性,而第二板體90開設第二通孔91的作用與第一板體60上的第一通孔61的作用相同,此處不再贅述。另外,第二板體90自身只要位于支撐桿30的下端位置實施固定約束作用即可,無需采用高度可調的連接方式,因此與第一板體60所不同的是,第二板體90邊緣處的固定套管100的管壁上無螺紋孔,而是直接采用固定套管100與支撐桿30固定套接的方式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山學院,未經黃山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9546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