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子元器件自動分類分離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95187.0 | 申請日: | 2013-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089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劉紅旗;張楓;王寶超;郭英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 |
| 主分類號: | B07C5/342 | 分類號: | B07C5/3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4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元器件 自動 分類 分離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綠色制造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用于常用電子元器件分類分離的電子元器件自動分類分離系統。
背景技術
我國是全球生產、消費和出口家用電器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隨著家電產業的快速發展與家電產品的更新換代,大量的家電被廢棄。廢舊家電中一般含有塑料、有色金屬、黑色金屬、貴金屬等多種不可再生資源,以廢舊線路板為例,據研究,1噸隨意搜集的印刷線路板中含有大約600磅塑料、286磅銅、1磅黃金、90磅鐵、65磅鉛、44磅錫、40磅鎳、22磅銻。如果不能合理的回收利用,會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在材料回收基礎上,可通過進一步研究附加值高的關鍵零部件的再制造技術,使得一部分經濟價值較高的電子元件,直接作為維修備件使用,進一步提高其應用價值,減少對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的壓力。因此從環境友好、節約資源和保護人體安全的角度考慮,對具有再利用價值的集成電路開展可重用性研究,開發電子元器件無損拆解和自動分類裝備,提高廢舊電子電器產品的再利用價值。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專利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典型電子元器件因形狀、大小、重量等物理參數均不同,且差異巨大,而無法進行工業化全自動分類,只能手工分揀的不足之處。為此,需要開發一種全新的分揀工藝與配套設備,實現對典型電子元器件進行自動,高效的分類分離工作。本實用新型專利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電子元器件自動分類分離系統,實現對典型電子元器件進行機械化分揀,為廢舊電子元器件資源再利用的工業化打下基礎。本實用新型所采用技術方案如下:用于常用電子元器件分類分離的電子元器件自動分類分離系統,包括上料裝置、識別系統、輸送裝置、分類分離裝置、回收裝置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裝置采用特定頻率的工業振盤,與輸送裝置相配合,對待識別分類的電子元器件進行排序,依次進入輸送裝置;所述識別系統采用工業級攝像頭與無影光源,安裝在暗室內,錄制電子元器件視頻圖像,所得視頻圖像傳輸至工控機,通過編寫的圖像識別軟件進行分析,得出電子元器件的種類;所述輸送裝置采用金屬圓環軌道,圍繞中心軸旋轉,使分選的電子元器件依次通過上料裝置、識別系統、分類分離裝置;所述分類分離裝置,作為動作執行部分,采用高壓氣體噴掃的形式,受工控機控制,將電子元器件出入回收裝置中,完成電子元器件的分類分離。
待分選的電子元器件首先放入上料裝置中,上料裝置將其依次震落至輸送裝置上,輸送裝置旋轉,使電子元器件進入暗室內,暗室內的工業級攝像頭對其進行視頻采集,并上傳至工控機內,通過編寫的識別算法及軟件,對待分選的電子元器件進行外觀識別,并得出其種類,根據情況延遲輸出控制信號至分類分離裝置,分類分離裝置最終完成電子元器件的分選動作。由上述過程完成了電子元器件的自動化分揀過程,速度可達到3個電子元器件每秒,大大提高的分揀速度,為廢舊電子元器件資源再利用的工業化提供的基礎。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電子元器件自動分類分離系統,實現了對電子元器件進行高效的自動化分揀,且通過軟件的再學習功能,具有很強的擴展性,非常適宜資源回收企業的工業化生產。
附圖說明
圖1電子元器件自動分類分離系統總裝圖結構剖面圖
如圖1,表示電子元器件自動分類分離系統總裝圖結構剖面圖。圖中,1為主體結構,為電子元器件自動分類分離系統的骨架;2為輸送裝置,為金屬圓盤結構,圍繞中心軸做圓周旋轉運動;3為暗室,其中安裝工業級攝像頭及無影光源;4為空氣噴嘴,為分類分離裝置的動作執行單元;5為回收裝置,分揀完成的電子元器件被分類分離裝置4吹下輸送裝置2,由滑道掉落至下面的分選盒中。
圖2電子元器件自動分類分離系統總裝圖結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待分選的電子元器件首先放入上料裝置中,上料裝置將其依次震落至輸送裝置上,輸送裝置旋轉運動,使電子元器件進入暗室內,暗室內的工業級攝像頭對其進行視頻采集,并上傳至工控機內,通過編寫的識別算法及軟件,對待分選的電子元器件進行外觀識別,并得出其種類,根據情況延遲輸出控制信號至分類分離裝置,分類分離裝置最終完成電子元器件的分選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未經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951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廢舊塑料薄膜清洗池
- 下一篇:帶導流器的礦漿消泡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