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生產墻體砌塊的鏈鑄機混料輸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93351.4 | 申請日: | 2013-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312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邵才仁;邵云波;邵云飛;劉瑋;隋川維;陳傳俊;王波;李祖萌;郭洪亮;李景鴻 | 申請(專利權)人: | 邵云波 |
| 主分類號: | B28B13/02 | 分類號: | B28B1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5716 山東省龍口市龍口***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生產 墻體 砌塊 鏈鑄機混料 輸送 裝置 | ||
(一)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的混料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自動生產墻體砌塊的鏈鑄機混料輸送裝置。
(二)背景技術:目前國、內外現有技術中,生產墻體砌塊設備的混料裝置通常是由料倉構成。工作時,在料倉內將一定比例的多種物料,如塑料泡沫顆粒、水和水泥、粉煤灰混合攪拌后,通過輸送進入模具內腔進行墻體砌塊的生產加工。其存在不足:一是將上述多種物料在料倉內同時進行混合攪拌,生產效率偏低;二是所述的多種物料常因混合攪拌不均勻,生產墻體砌塊的材質出現疏松、裂紋現象,明顯降低了產品的加工質量。
(三)發明內容: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生產墻體砌塊的鏈鑄機混料輸送裝置,旨在提高墻體砌塊的生產效率和產品的加工質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這種自動生產墻體砌塊的鏈鑄機混料輸送裝置,主要包括電動減速器和料筒內腔轉動連有的驅動軸;它是所述電動減速器的主動齒輪分別與料筒的雙驅動軸連接端的兩只從動齒輪嚙合相連;在所述料筒內腔的雙驅動軸上分段依次連有螺旋片輸料段、犁腳粗混料段和攪拌翅精混料段;在螺旋片輸料段的料筒上方設有泡沫顆粒進料口;在犁腳粗混料段的料筒上方設有水泥、粉煤灰進料口;在攪拌翅精混料段未端的料筒下方設有出料口。
實施上述技術方案時,本實用新型通常選擇在螺旋片輸料段與犁腳混料段連接處的料筒上方設有注水孔。
實施上述技術方案時,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選擇在攪拌翅精混料段未端的料筒上方設有觀察窗。
本實用新型采取上述結構,工作時,通過電動減速器主動齒輪分別帶動料筒雙驅動軸上的兩只從動齒輪同步工作,將進入料筒內腔的泡沫顆粒、水以及水泥、粉煤灰,通過雙驅動軸上分段依次連有的螺旋片輸料段的強力推進,和犁腳粗混料段、攪拌翅精混料段的粗、精混合攪拌,均勻地將墻體混料輸出。在料筒內將多種物料通過雙驅動軸同步進行輸料和粗、精混合的均勻攪拌,同現有技術相比,有效地提高了混料輸送的生產效率,減少了墻體砌塊的材質因攪拌不均出現的疏松、裂紋現象,明顯地提高了產品的加工質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連接結構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的A-A向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與鏈鑄機連接結構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圖1、圖2所示。這種自動生產墻體砌塊的鏈鑄機混料輸送裝置,主要包括電動減速器和料筒內腔轉動連有的驅動軸;它是所述電動減速器的主動齒輪1分別與料筒的雙驅動軸連接端的兩只從動齒輪10嚙合相連(圖2所示);在所述料筒內腔的雙驅動軸上由左至右分段依次連有螺旋片3輸料段、犁腳5粗混料段和攪拌翅7精混料段;在螺旋片3輸料段的料筒上方設有泡沫顆粒進料口2;在犁腳5粗混料段的料筒上方設有水泥、粉煤灰進料口6;在攪拌翅7精混料段未端的料筒下方設有出料口9。通常在螺旋片3輸料段與犁腳5粗混料段連接處的料筒上方設有注水孔4(圖1所示)。
為便于及時檢查墻體混料輸出的攪拌質量,通常在攪拌翅7精混料段未端的料筒上方設有觀察窗8(圖1所示)。
本實用新型與自動生產墻體砌塊的鏈鑄機配套連接使用(圖3所示)。工作時,按設定的每10秒鐘加工一件墻體砌塊的生產程序,通過控制鏈鑄機的電動裝置驅動主動輪11,分別帶動主、從動撥輪12、13撥動鉸接相連的多個模箱底部的滾輪,沿兩條橫向橢圓軌道14轉動位移進入振動進料工位,通過本實用新型電動減速器的主動齒輪1分別帶動料筒雙驅動軸連接端的兩只從動齒輪10同步轉動(圖1、圖2所示),將進入料筒內腔的塑料泡沫顆粒、水和水泥、粉煤灰,依次通過雙驅動軸上連有的螺旋片3輸料段的強力推進,犁腳5粗混料段、攪拌翅7精混料段的粗、精混合攪拌,均勻地通過出料口9經管道向模箱內腔輸送(圖1-圖3所示)。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顯而易見聯想到的其它技術特征,還可以替換做出若干種基本相同方式的變型和/或改進,這些變化應當視為等同特征,均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邵云波,未經邵云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9335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垂直升船機螺母柱埋件安裝輔助裝置
- 下一篇:油氣潤滑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