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彈簧式自動換向引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93170.1 | 申請日: | 2013-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349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呂中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克睿特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17/14 | 分類號: | E21B17/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張金亭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彈簧 自動 換向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石油行業油氣開采專業中生產管柱的一個工具,特別是一種彈簧式自動換向引鞋。
背景技術
現有油井用引鞋只是簡單地在油管節箍或油管本體上斜向削掉一部分,形成一個斜面,從而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隨著鉆井技術的進步,大斜度井、水平井大量出現,管柱時常在井筒的臺階處遇阻,通過旋轉生產管柱,可以通過遇阻位置;但當生產管柱上附有潛油電泵的動力電纜時,旋轉管柱就會損傷電纜,所以必須開發新的引鞋,在不旋轉管柱的情況下可以使遇阻生產管柱通過遇阻臺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能夠在不旋轉管柱的情況下就可以使遇阻生產管柱通過遇阻臺階的彈簧式自動換向引鞋。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彈簧式自動換向引鞋,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的帶斜面的端頭、內筒、外筒、彈簧和接頭,所述端頭與所述內筒的下端螺紋連接,所述內筒的上部設有人字形換位凹槽,并且插裝在所述外筒內,所述外筒與所述內筒通過與所述人字形換位凹槽配合的換位銷連接,所述接頭的下端與所述外筒的上端螺紋連接,在所述內筒與所述接頭之間夾壓有彈簧。
所述人字形換位凹槽在其分叉口處設有向下導向的斜面。
所述人字形換位凹槽有三組,沿所述內筒的外圓周向均布。
所述外筒的下端設有內伸的孔臺,所述內筒上設有與所述孔臺適配的限位軸肩。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內筒和外筒通過采用換位銷和人字形換位凹槽配合以及彈簧的回彈推動,通過上提下放生產管柱,內筒和外筒交錯實現相對轉動,從而改變底部端頭斜面的方向,使其能夠通過遇阻臺階位置,保證生產管柱下到預定位置。對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特別適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B-B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內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端頭;2、外筒;3、接頭;4、彈簧;5、換位銷;6、內筒;61、人字形換位凹槽;62、63、向下導向的斜面。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圖3,一種彈簧式自動換向引鞋,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的帶斜面的端頭1、內筒6、外筒2、彈簧4和接頭3,所述端頭1與所述內筒6的下端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內筒6的上部設有人字形換位凹槽61,并且插裝在所述外筒2內,所述外筒2與所述內筒6通過與所述人字形換位凹槽61配合的換位銷5連接,所述接頭3的下端與所述外筒2的上端通過螺紋連接,在所述內筒6與所述接頭3之間夾壓有彈簧3。
為了確保內筒6相對外筒2的轉向不變,準確實現換位要求,所述人字形換位凹槽在其分叉口處設有向下導向的斜面62、63。
進一步地,為了使換位結構穩定可靠,并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通過率,所述人字形換位凹槽61設有三組,沿所述內筒6的外圓周向均布。采用三組人字形換位凹槽61能夠使該引鞋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通過率,可以有效進行引鞋工作,并降低不良效果或損壞的幾率。
為了使回彈定位準確,在所述外筒2的下端設有內伸的孔臺,所述內筒6上設有與所述孔臺適配的限位軸肩。外筒2下行時,端頭1限制外筒2的下行位置,外筒2上行時,所述內筒的限位軸肩限制外筒2的上行位置,雙向限位可以有效利用回彈進行換位。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生產管柱下井時,引鞋通過其接頭連接在生產管柱的下端。當生產管柱下鉆在臺階處遇阻,帶斜面的端頭頂在井筒的臺階上,上部生產管柱繼續下壓,換位銷釘在換位槽內下移,當到達換位槽極限位置時,上提生產管柱,彈簧推動內筒和外筒相對移動,并通過換位銷釘和換位槽的相互作用使得內筒旋轉一定的角度,從而改變了底部端頭斜面的方向;再次下放生產管柱,直到生產管柱順利通過遇阻臺階。
盡管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克睿特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克睿特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9317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