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蒸汽發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92906.3 | 申請日: | 2013-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781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郭建剛;劉會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2B1/00 | 分類號: | F22B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麗明 |
| 地址: | 523822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蒸汽 發生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蒸汽發生器,特別是一種應用于蒸汽清潔機及蒸汽地拖的蒸汽發生器,屬于蒸汽發生器的改造技術。
背景技術
現有的常見的蒸汽發生器,如圖1-圖2,中間的通孔為蒸發腔,水從蒸發腔的一端進入,與蒸發腔的高溫表面接觸,水被蒸發成水蒸汽,從蒸發腔的另一端噴出。這種蒸汽發生器的缺點是:蒸發腔表面積小,因此熱交換面積小,產生的蒸汽量小;其次,蒸發腔的空間小,容易被鈣化物堵塞,壽命斷;再次,蒸發腔是直的,沒有迂回結構,工作時不能保證水與蒸發腔的充分接觸,蒸汽中帶有較多的水珠,蒸汽質量差。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的專利號為:200520133312.6、200610154895.X、201010624259.5、200620003906.X的蒸汽發生器,都是采用一個壓鑄的鋁合金外殼包裹一個壓鑄的鋁合金發熱器結構,雖然這些方案解決了現有的最常見的蒸汽發生器熱交換面積小的問題,但這些蒸汽發生器采用了兩個壓鑄零件和更多的零件,而壓鑄零件的成本比較高,因此這些蒸汽發生器成本也就比較高了,且這些蒸汽發生器的體積變得更大,應用這些蒸汽發生器的機器的體積也自然變大,也導致了成本的增加。
另外,現有蒸汽發生器的外殼都設計有一圈打螺釘用的法蘭邊,因為這些外殼的機構都是一端開口,另外一端封閉的類似注射器的針筒的結構,其封閉一端在工作時承受較大的力,特別在蒸汽出口被堵時,其封閉一端承受很大的推力,因此,現有這些蒸汽發生器的外殼與發熱體之間必須設計有較強的法蘭邊,并設計多個螺釘來保證兩零件之間的固定及密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慮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成本低、體積小、蒸汽量大、壽命長的蒸汽發生器。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方便實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蒸汽發生器,包括有外殼及裝配在外殼內的發熱體,其中外殼為空心柱狀體,發熱體的兩個端面分別位于外殼的空心柱狀體的兩個開口端,外殼與發熱體之間圍成至少一個蒸發腔,發熱體或外殼上設置有進水口及蒸汽出口,進水口及蒸汽出口分別與蒸發腔相通。
上述發熱體內鑲有發熱管。
上述發熱管的形狀為蛇形管。
上述發熱體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環形溝槽,環形溝槽內分別裝配有保證發熱體與外殼之間的密封的第一密封圈及第二密封圈。
上述環形溝槽的開口方向為徑向,第一密封圈及第二密封圈徑向設置在發熱體與外殼之間。
上述進水口及蒸汽出口分別設置在發熱體的同一端。
上述進水口及蒸汽出口分別設置在發熱體的兩端。
上述進水口內襯有能提升蒸汽的溫度的隔熱管。
上述隔熱管為聚四氟乙烯隔熱管,或硅膠隔熱管。
上述外殼為空心圓柱體,或為空心圓錐體。
本實用新型的外殼由于采用做成空心柱狀體的結構,如做成空心圓柱體,較大程度上從工藝上降低了零件成本。當外殼為空心圓柱體時,外殼可以不采用原來通常采用的壓鑄工藝,而可以采用成本低廉的標準管材,如擠出成型鋁合金管,或是其它擠出成型材料的管,如耐高溫耐老化的塑膠管材也可以采用,根據需要也可以采用不銹鋼管。加工工藝的角度看,將壓鑄成型工藝改為擠出成型工藝,已經節約較多的成本;其次,擠出成型工藝可以減少外殼的壁厚,從材料上又節約了成本。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外殼做成空心圓柱體,還可以使蒸汽發生器的體積做得更小。由于外殼為空心圓柱體,其兩端都是空的,當蒸汽發生器的蒸發腔有較大的蒸汽壓強時,外殼在軸向沒有受力面,在軸向不需要特別的結構固定。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外殼空心圓柱體形結構,外殼與發熱體之間在軸向不存在相互作用力,因此省略了法蘭邊的特征,減小了蒸汽發生器的直徑尺寸。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設計巧妙,性能優良,方便實用的蒸汽發生器。
附圖說明
圖1現有的常見的蒸汽發生器外形示意圖。
圖2現有的常見的蒸汽發生器剖面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外形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剖面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爆炸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發熱管的外形圖。
圖7-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蒸汽流動軌跡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剖面視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剖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9290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燃料箱
- 下一篇:一種圖像識別自動跟蹤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