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指紋識別的手機防盜殼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92764.0 | 申請日: | 2013-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875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孫偉;朱建棟;張小瑞;張小娜;楊松;曹燚;顧洋銘;王邵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M1/02 | 分類號: | H04M1/02;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顧進 |
| 地址: | 21001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指紋識別 手機 防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指紋識別和微處理器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能夠實現指紋識別的手機防盜殼。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電子產品已經逐漸走入千家萬戶,近年來,最為流行、實用的便是智能手機。智能手機集通信、娛樂、上網等功能為一體,大大豐富、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與此同時,智能手機高昂的市場價格也吸引了不法分子的注意,手機放在包里、口袋里被偷的事件已是屢見不鮮。許多手機生廠商為此開發了智能手機密碼保護功能,這雖然能保護用戶的基本信息,但并不能降低手機被盜的概率,尤其在手機被偷當時,無法及時提醒人們注意防范。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機防盜殼,能夠識別用戶指紋,當指紋不相符時,及時發出報警信息,引起人們注意。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指紋識別的手機防盜殼,包括與手機輪廓相匹配的殼體,所述殼體上設置有指紋識別模塊、警報模塊、太陽能電池供電模塊、蓄電池和微控制器模塊,所述微控制器模塊分別與指紋識別模塊、警報模塊相連,太陽能電池供電模塊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后儲存在蓄電池中,所述蓄電池為微控制器、指紋識別模塊和警報模塊提供電力。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技術方案,所述指紋識別模塊至少為兩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微控制器模塊為單片機。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指紋識別模塊為M04型指紋識別模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警報模塊為蜂鳴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太陽能電池供電模塊包括硅太陽能電池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和有益效果:
1.????通過設置在防盜殼上的指紋識別模塊能夠采集到觸碰手機的手指指紋并與預先存儲的指紋信息進行比對,當比對結果不一致時,能夠及時發出警報信息,提醒人們注意防范,大大降低了手機被偷竊的幾率,避免人們遭受財產和信息損失。?
2.????指紋識別模塊設置為多個時,能夠有效擴大防盜殼上的指紋識別范圍。
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各部件成本低廉、設計合理、便于推廣和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提供的手機防盜殼內元器件結構框圖;
圖2為單片機引腳圖;
圖3為太陽能電池供電模塊內部電路圖;
圖4為實施例二提供的手機防盜殼內元器件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基于指紋識別的手機防盜殼,包括與手機輪廓相匹配的殼體,殼體一般為中空長方體,其上設置有屏幕窗口和按鍵開口。所述殼體上設置有指紋識別模塊、警報模塊、太陽能電池供電模塊、蓄電池和微控制器模塊,所述微控制器模塊分別與指紋識別模塊、警報模塊相連,太陽能電池供電模塊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后儲存在蓄電池中,所述蓄電池為微控制器模塊、指紋識別模塊和警報模塊提供電力。太陽能電池供電模塊電路圖如圖3所示。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微控制器模塊為單片機,具體可采用Mega16型單片機,引腳圖如圖2所示。單片機體積小、質量輕、價格便宜,由于手機殼體較薄,因此尤為適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指紋識別模塊可采用長春宏達光電子與生物統計識別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M04型指紋識別模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警報模塊為蜂鳴器。蜂鳴器體積小巧、成本低廉、發出的分貝高,能夠起到良好的警告效果。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太陽能電池供電模塊包括硅太陽能電池板。硅太陽能電池板光電轉換效率約為12%,材料制造簡便,節約電耗,成本較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未經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927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攝像頭彈出機構
- 下一篇:一種大噸位電動叉車的車身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