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轉換視角的可視人流吸引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88904.7 | 申請日: | 2013-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546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袁建;李彥俊;曾歡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金山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42 | 分類號: | A61B17/4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 地址: | 401120 重慶市渝北區***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換 視角 可視 人流 吸引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可轉換視角的可視人流吸引管。
背景技術
現有無痛可視人流主要分為超聲可視人流術和宮腔鏡可視人流術,但是兩種技術都需要事先對患者進行麻醉和擴宮,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傷害。中國專利201210404408.6于2013年2月13日公開了一種微距可視內窺裝置,該裝置由內窺管、手柄、電路板、透明罩和攝像頭等部件構成,雖然不需要對患者進行麻醉和擴宮,并能可視操作,但其不足之處在于:此技術吸引頭前端的攝像頭固定,可視范圍較小,若要擴大視野,必須轉動內窺管,這樣一方面會加重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內窺管轉動后重新定位較為困難,并且定位的可靠性較差,由此會增加手術時間,同時很難完全保證人流手術的質量及安全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不必轉動內窺管即可轉換視角的可視人流吸引管。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可轉換視角的可視人流吸引管,在內窺管(1)的后部裝有手柄(2),內窺管(1)的前端與吸引頭(3)的后端連接,在吸引頭(3)的前端設有透明罩(4),并在吸引頭(3)的前端口內設置攝像頭(5),其關鍵在于:所述攝像頭(5)固定安裝于支架(6)上,該支架(6)與吸引頭(3)可轉動連接,支架(6)在傳動裝置的控制下能夠上下擺動,在所述手柄(2)上設有操控傳動裝置的調節輪(7)。
本實用新型將攝像頭改為活動式安裝結構,這樣進入宮腔后根據需要能夠控制支架連同攝像頭上下擺動,以實現視角的轉換,擴大視野范圍,有利于快速尋找胚胎以及吸引管可靠定位,由此有效節約了手術時間。在轉換視角的過程中,內窺管、吸引頭以及透明罩均保持不動,不會額外增加病人的痛苦。攝像頭的擺動由調節輪控制,并且調節輪布置在手柄上,這樣操作既簡單又方便。
所述傳動裝置由傳動齒輪(8)、上擺齒輪(9)、下擺齒輪(10)、上擺拉線(11)和下擺拉線(12)組成,所述傳動齒輪(8)安裝在調節輪(7)的輪軸上,該傳動齒輪(8)與其后方的上擺齒輪(9)嚙合,而上擺齒輪(9)與其后方的下擺齒輪(10)嚙合,所述上擺拉線(11)的后端與上擺齒輪(9)連接,上擺拉線(11)的前端與支架(6)后部的上端連接,所述下擺拉線(12)的后端與下擺齒輪(10)連接,下擺拉線(12)的前端與支架(6)后部的下端連接。
以上結構在向后撥動調節輪的時候,調節輪連同傳動齒輪一起轉動一定角度,上擺齒輪和下擺齒輪也跟著旋轉,且上擺齒輪的轉動方向與調節輪相反,而下擺齒輪的轉動方向與調節輪相同,此時下擺拉線松弛,上擺齒輪將上擺拉線繃緊,并拉動支架連同攝像頭向上擺動一定角度;同理,當向前撥動調節輪的時候,在上擺齒輪及下擺齒輪的作用下,上擺拉線松弛,而下擺齒輪將下擺拉線繃緊,拉動支架連同攝像頭向下擺動一定角度。由此可見,上述傳動裝置不僅結構簡單,易于組裝,而且帶動攝像頭擺動的靈活性及可靠性好,不會發生卡阻現象。上擺齒輪和下擺齒輪的直徑相等,而傳動齒輪小于上擺齒輪和下擺齒輪,這樣由小齒輪帶動大齒輪,可以實現在滑動調節輪的時候,較大幅度的滑動僅會微小改變攝像頭的擺動角度,從而實現攝像頭擺動的精確性,也能實現攝像頭固定位置的穩定性。
所述調節輪(7)為圓弧面朝上的扇形,該調節輪(7)的部分圓弧面露出手柄(2)的頂面,調節輪(7)底端的中部通過輪軸與手柄(2)可轉動連接。以上結構調節輪體積小巧,安裝方便,轉動靈活;調節輪的部分圓弧面外露,在手握手柄的時候通過大拇指即可進行操作,便捷性非常好。
所述手柄(2)由左右兩個半體對扣固定而成,所述傳動齒輪(8)、上擺齒輪(9)和下擺齒輪(10)均位于手柄(2)內。以上結構手柄加工制作容易,安裝方便、牢靠,生產成本低;齒輪傳動部分隱藏在手柄內,既避免影響整個吸引管的外觀,又能夠確保傳動的可靠性。
所述支架(6)的前部為開口在前的“U”形,攝像頭(5)固定嵌裝于支架(6)的前部,并在支架(6)前部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轉軸(13),該轉軸(13)裝入吸引頭(3)前端內壁對應設置的定位槽中;所述支架(6)的后部由上框(6a)和下框(6b)組成,上擺拉線(11)的前端與上框(6a)連接,下擺拉線(12)的前端與下框(6b)連接。以上結構一方面支架造型簡單,易于加工制作;另一方面,攝像頭與支架結合緊密、體積小巧,有利于在吸引頭內布置。同時,上、下框為對應的拉線提供安裝點,使拉線連接更方便、牢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金山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金山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8890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