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導光板的定位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86852.X | 申請日: | 2013-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858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林炳騰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昱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00 | 分類號: | G02B6/00;G02F1/13357;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孫剛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導光板 定位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導光板的定位結構,特別是指一種可提高光源輝度及均勻性的導光板定位結構。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面板為達顯示效果,需提供一面背光系統作為光源裝置,其作用在于對液晶顯示器面板供應光源輝度充分且均勻的面光源。
習知背光系統主要由光源、導光板、反射板、擴散板與棱鏡板組,其中該光源可設于導光板一側或兩相對側,并將光線發射至該導光板。該導光板的作用在引導光線傳輸方向,使光線再由導光板的出光面均勻射出。然而,現階段的導光板結構為提升光源輝度的均勻性,通常在導光板入光面形成有不同結構及不同深淺的微結構,利用微結構所具有的折射面或反射面,加以引導光線傳輸方向,使達到所需的光源面;惟導光板的材質通常為壓克力、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等制成的透明材料,然各材質的粗糙度并不相同,因粗糙度的不同會影響導光板的漫射角度不同,而形成光源集中或擴散的不同現象,而傳統導光板僅以微結構導引光線欲提升光源輝度效果,因未考量材質粗糙度的配合,其效果是相當有限的。另傳統導光板皆須與其他組件疊合組接,在組裝上導光板與光源的位置極易受外力產生偏移,令投射角度造成偏移而有誤差,進而影響原本具有的均勻度及光源輝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導光板結構,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可提高光源輝度及均勻性,避免投射角度造成偏移而有誤差,解決傳統導統板光源不夠均勻及光源輝度不足的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導光板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導光板基板,設有一底面、相對于該底面的出光面以及數面連接該底面及出光面的入光側;以及
數定位結構,設于至少一面的入光側上以供鋁背板構造結合定位;且各定位結構及入光側表面為具粗糙度的表面結構。
其中,各定位結構為具有反射平面及折射斜面連接的斷差結構。
其中,該粗糙度為0.25至0.1μm/a。
其中,各定位結構為至少一面入光側上的設有定位孔的凸耳。
其中,各定位結構為具弧形折射面的凹槽結構。
通過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的導光板結構利用定位結構的粗糙度表面,使進入導光板的點光源,透過粗糙度表面能夠將點光源轉化成均勻且具有所需光源輝度的面光源,獲得較佳的光學效果,使定位導光板與發光二極體的組合,減少投射角度誤差。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立體圖。
圖2:本實用新型結構平面圖。
圖3:本實用新型斷差結構圖。
圖4:本實用新型凹槽結構圖。
圖5:本實用新型凸耳結構圖。
圖6:本實用新型與鋁背板組裝示意圖。
圖7:本實用新型斷差處定位示意圖。
圖8:本實用新型凹槽定位示意圖。
圖9:本實用新型凸耳定位示意圖。
圖10:本實用新型使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所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導光板結構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為一符合顯示面板及鋁背板組裝的導光板基板1,該導光板基板1包含一底面10、一相對于該底面10的出光面11以及數面連接該底面10及出光面11的入光側12,而入光側12端面依下端結合鋁背板結構,形成有數個具有固定效果的定位結構如圖2(本實施例的定位結構表示有具平面反射面130及斜面折射面131的斷差結構13(如圖3),亦可設成具有固定效果的凹槽14結構(如圖4)或具定位孔15的凸耳150如圖5);又各定位結構及入光側12的表面并依導光板的材質,選擇加工為不同的粗糙度,使各入光側12及各定位結構表面皆具有不同或相同粗糙度的漫射面,提供發光二極體最佳的折射效果,其表面粗糙度的數據范圍,依不同材質可設定于0.25至0.1μm/a為最佳。
當導光板基板1欲與鋁背板結合而置于鋁背板2上方時(如圖6),利用導光板基板1入光側形成的斷差處結構可供鋁背板2周邊凸緣20通過(如圖7),而凹槽14結構則由鋁背板2凸柱21套穿定位(如圖8),其凸耳150以定位孔15與鋁背板2對應疊置后,再以固定元件22固接為一體(如圖9)。如此一來,該導光板基板1受鋁背板2的結構限制及定位,可防止導光板基板1產生偏移,穩固導光板基板1與鋁背板的組合定位,減少導光板基板1在組裝上的移位誤差,并因此定位入光側12的折射角度。
運作時,設于該導光板基板1入光側12的外光源3,將光源的光束30投射至入光側12表面上(如圖10),其光束受各定位結構的漫射角度及表面粗糙度雙重折射作用,即向各個不同方向傳輸,最終由導光板基板1的出光面11均勻射出,可使導光板發光均勻并提高光源輝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昱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富昱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8685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