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越冬蛇窩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386486.8 | 申請日: | 2013-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021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謝和平;李石洲;雷勝橋;陳連潮;鄒文軍;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粵北華南虎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處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華輝 |
| 地址: | 512023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越冬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養(yǎng)殖動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幫助蛇越冬的越冬蛇窩。?
背景技術
目前,常采用室內養(yǎng)殖的人工養(yǎng)蛇方式,在養(yǎng)殖過程中觀察蛇類越冬、產卵和孵化時,工作人員必須身臨險景進蛇屋內進行觀察記錄,人身安全難以保障。另外,現(xiàn)有的室內養(yǎng)殖屋無法提供蛇在冬天生長所需要的合適的濕度和溫度環(huán)境,導致蛇類容易產生各種疾病,養(yǎng)殖死亡率高。因此,為了避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有必要對現(xiàn)有技術作出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便于觀察蛇類活動的越冬蛇窩。?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越冬蛇窩,包括具有若干層分隔層的木質框架及分別容納在框架內的觀察箱,所述觀察箱包括底板、上蓋板、安裝在底板左右兩側的兩側板及安裝在底板前后兩側的前檔板和后擋板,所述后擋板上開設有連通觀察箱內外的通孔。?
所述上蓋板和前擋板為玻璃板。?
所述觀察箱的底板的底端兩側分別安裝有滑輪,所述底板的前端安裝有拉手。?
所述框架具有三層分隔層,所述框架由板塊構建而成且前端開設有能供觀察箱推進或拉出的開口,所述框架后部板塊上開設有與通孔相適配的進出口。?
所述框架為850mm×630mm×700mm的長方體,所述框架的板塊厚度為30mm。?
所述觀察箱為840mm×530mm×165mm長方體,所述觀察箱的底板及兩側板的板厚為30mm,所述玻璃板的厚度為8mm。?
所述通孔的孔徑為42mm~60mm。?
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蛇屋內設置有供蛇類越冬的蛇窩,既可為蛇類提供合適的溫度和濕度,還能直接觀察蛇窩內的情況。?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越冬蛇窩的框架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越冬蛇窩的觀察箱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識說明:?
1、框架????7、前檔板?
2、分隔層??8、后擋板?
3、觀察箱??9、通孔?
4、底板????10、拉手?
5、上蓋板??11、滑輪?
6、側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越冬蛇窩,包括具有若干層分隔層2的木質框架1及分別容納在框架1內的觀察箱3,該觀察箱3包括底板4、上蓋板5、安裝在底板4左右兩側的兩側板6及安裝在底板4前后兩側的前檔板7和后擋板8,該后擋板8上開設有連通觀察箱3內外的通孔9。?
上蓋板5和前擋板7為玻璃板,便于觀察觀察箱3內蛇類的活動情況。?
觀察箱3的底板4的底端兩側分別安裝有滑輪11,該底板4的前端安裝有拉手10,便于把觀察箱3拉出或推進框架1。觀察箱3為840mm×530mm×165mm長方體,該觀察箱3的底板4及兩側板6的板厚為30mm,玻璃板的厚度為8mm。?
框架1具有三層分隔層2,該框架1由板塊構建而成且前端開設有能供觀察箱3推進或拉出的開口,框架1后部板塊上開設有與通孔9相適配的進出口。框架1為850mm×630mm×700mm的長方體,框架1的板塊厚度為30mm。?
通孔9的孔徑為42mm~60mm。作為一種實施方式,該通孔9可以為內徑為42mm或外徑為60mm的方形通孔或半徑為50mm的圓形通孔9。?
使用方法:把蛇窩安裝在蛇屋內砌好的墻體空間,墻體空間內填滿泥土,在靠近墻體空間的蛇屋外墻壁上開設有觀察蛇窩的觀察口及關閉或打開觀察口的門板,而蛇類可通過通孔9進入觀察箱3。觀察時可打開門板,直接透過玻璃前擋板7觀察到觀察箱3內的情況或直接拉出觀察箱3,透過玻璃上蓋板5觀察到觀察箱3內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改動或變形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形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粵北華南虎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處,未經(jīng)廣東粵北華南虎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8648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赤眼蜂釋放裝置
- 下一篇:氣象站式灌溉控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