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山地城市多砂徑流的雨水花園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86006.8 | 申請日: | 2013-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470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何強;劉體淼;趙曉龍;朱慧;梅含;潘龍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3F5/00 | 分類號: | E03F5/00;E03F5/14;C02F9/14 |
| 代理公司: | 重慶大學專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唐開平 |
| 地址: | 400044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山地 城市 徑流 雨水 花園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市政工程、環境保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山地城市多砂徑流的雨水花園系統。
背景技術
雨水是城市水循環系統中的重要環節,對調節、補充地區水資源、改善生態環境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在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動中,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轉變和硬化地表對自然地表的替代而導致城市形態發生了巨大變化,城市雨水問題愈發凸現出來,由暴雨徑流造成的城市面源污染已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雨水花園作為一種應對雨水徑流的市政景觀技術應運而生。
雨水花園是一種有效的雨水自然凈化與處置技術,也是一種生物滯留設施。一般建在地勢較低的區域,通過天然土壤或更換人工土和種植植物凈化初期雨水,同時將小面積匯流的雨水暫時滯留而后慢慢滲入土壤,以減小徑流量。它因具有建造費用低,運行管理簡單,自然美觀,易與景觀結合等優點而被歐、美、澳等許多國家推崇采用,但目前在我國應用不多。
但是,對于山地城市,由于初期雨水徑流中含有大量的有機污染物,徑流流速較大,沖刷作用明顯。當含有大量泥砂的雨水徑流進入雨水花園,流速下降,水流阻力增大,泥砂沉淀、滯留于雨水花園,日積月累將會導致雨水花園凈水能力和消納能力下降,不利于雨水的及時排除和有效利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適用于山地城市多砂徑流的雨水花園系統,它能分離徑流中的泥砂和雨水,減少泥砂進入雨水花園。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它包括有雨水花園,在雨水花園周圍布設有砂水分離系統。
砂水分離系統包括雨水進流廊道、泥沙沉淀倉、多孔隔離板和鵝卵石層,雨水進流廊道是在雨水花園周圍開掘的深溝,雨水進流廊道的下端連接泥沙沉淀倉,泥沙沉淀倉的頂面為多孔隔離板,多孔隔離板上靠雨水花園一側設有鵝卵石層。
由于本實用新型設有砂水分離系統,徑流雨水進入砂水分離系統的泥砂沉淀倉后,雨水穿過多孔隔離板和鵝卵石層溢流至雨水花園,而雨水中的泥砂則在鵝卵石層的過濾、截留作用下沉積于泥砂收集倉底部。所以,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優點:能分離徑流中的泥砂和雨水,減少了泥砂進入雨水花園。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附圖說明如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圖;
圖2是圖1的A-A剖面圖。
圖中:1.雨水花園;2.砂水分離系統;21.雨水進流廊道;22.泥沙沉淀倉;23.多孔隔離板;24.鵝卵石層;3.泥砂儲存井;4.溢流雨水收集井;5.雨水排水管;6.雨水生態坡面;7.雨水花園植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有雨水花園1,在雨水花園1周圍布設有砂水分離系統2。
砂水分離系統2包括雨水進流廊道21、泥沙沉淀倉22、多孔隔離板23和鵝卵石層24,雨水進流廊道21是在雨水花園1周圍開掘的深溝,雨水進流廊道21的下端連接泥沙沉淀倉22,泥沙沉淀倉22的頂面為多孔隔離板23,多孔隔離板23上靠雨水花園1一側設有鵝卵石層24。
砂水分離系統2的外側設有泥砂儲存井3,泥砂儲存井3與泥沙沉淀倉22連通。雨水中的泥砂經砂水分離系統2的過濾、截留作用下沉積于泥砂儲存井3,從而實現了泥砂與雨水的分離與泥砂的定向收集,既可以實現泥砂的回收再利用,又有效地緩解甚至解決了排水溝渠、管道因泥砂堆積造成的排水系統排水能力下降問題。
雨水花園1內部有雨水生態坡面6,雨水生態坡面6上種雨水花園植物7,雨水花園1中心設有溢流雨水收集井4,對溢流雨水進行收集,實現對雨水的再利用,溢流雨水收集井4連通地下的雨水排水管5。
實施例:
雨水花園1處于區域低洼處,雨水花園1適用于不規則地形的山地城市的雨水徑流處理。
砂水分離系統2圍繞雨水花園1,泥沙沉淀倉22底部剖面為近似梯形形狀,斜邊與豎直方向夾角15°,鵝卵石層厚1m,鵝卵石直徑為5cm左右。
泥砂儲存井3位于砂水分離系統2的旁邊,標高與砂水分離系統3相等,底部與泥水分離系統2的泥沙沉淀倉22連通,頂端覆蓋井蓋,方便人工清理。清理頻率根據降雨量及泥砂量而定。
雨水生態坡面6,選用滲透率15mm/h的改良土壤。雨水花園植物7的選取:喬木類可選擇水杉等耐寒耐水濕能力強的植物;濕生和水生植物類選擇慈姑、美人蕉、香蒲、萍蓬草等。植物種植時同樣需要從園藝角度出發考慮各種搭配與種法,種植后前幾周應每天澆水一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8600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建筑裝飾板
- 下一篇:含有官能化聚合物的個人護理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