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實現油水分離的床身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81498.1 | 申請日: | 2013-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048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胡經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華特數控機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1/01 | 分類號: | B23Q1/01;B23Q11/00 |
| 代理公司: | 嘉興君度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沈志良 |
| 地址: | 3142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現 油水 分離 床身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床領域,尤其是一種實現油水分離的床身。
背景技術
床身的結構設計會直接影響機床加工產品的加工質量,一般數控機床高速運轉過程中各種潤滑油、冷卻液會亂噴射。現有機床床身的結構不能及時處理亂噴射的潤滑油、冷卻液,產生的廢屑,從而對后續的產品加工產生精度影響,導致影響產品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實現油水分離的床身。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是現有機床床身結構設計不合理,沒有及時處理亂噴射的潤滑油、冷卻液,從而對產品影響加工精度和導致產品質量下降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床身本體,所述床身本體的中間是一個凹陷的容腔,容腔呈傾斜狀,床身本體兩側是導軌安裝座,環繞導軌安裝座的外側設有油槽,油槽出油口對著容腔,環繞油槽外側設有水槽,油槽和水槽之間通過分隔筋分割。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機床床身內的油槽和水槽是分開,能夠實現油水的分離,同時又能防止鐵屑廢屑進入工作區域。改善了加工環境,排除了加工中不必要的垃圾,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3是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包括床身本體1,所述床身本體1的中間是一個凹陷的容腔3,容腔3呈傾斜狀。床身本體兩側分別為導軌安裝座9和導軌安裝座19。環繞導軌安裝座9和導軌安裝座19的外側設有油槽8、油槽13、油槽14,油槽8和油槽13通過油槽14連通。油槽8的出油口6和油槽13的出油口10均對著容腔3。環繞油槽8、油槽13、油槽14外側設有水槽,所述水槽有三條,分別為縱向水槽12、橫向水槽7和橫向水槽15。油槽8、油槽13、油槽14外側分別為橫向水槽7、橫向水槽15和縱向水槽12。縱向水槽12槽底高于橫向水槽槽底,油槽8、油槽13、油槽14和橫向水槽7、橫向水槽15、縱向水槽12之間通過分隔筋18分割。
油槽8的出油口6和油槽13的出油口10分別設于導軌安裝座9和導軌安裝座9的里側,油槽8的油和油槽13的油通過出油口6、出油口10流入容腔3。橫向水槽7的一端設有出水口11,橫向水槽15的一端部設有出水口16。出水口能加速廢水的排出。
所述的容腔內設有支撐塊4,用于支撐機床轉軸。所述床身本體的兩側底部設有凹腔17,凹腔17內設有螺紋孔,通過螺栓和地面或者支撐臺固定在一起。所述床身本體一端兩側設有平臺2、平臺5,平臺2、平臺5上設有螺紋孔,用于和機架的配合。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例,該實施例中縱向水槽12中部設有出水口20,橫向水槽7的一端和橫向水槽15的一端均不設出水口,以利廢水集中在一個出口排出,該實施例的其余結構與圖1的結構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華特數控機床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華特數控機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8149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齒雙導程蝸桿副數控回轉工作臺
- 下一篇:一種自動送料、攻牙以及切料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