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三元聚能加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78408.3 | 申請日: | 2013-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644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法斯特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H1/43 | 分類號: | F24H1/43;F24D13/04 |
| 代理公司: | 濰坊正信專利事務所 37216 | 代理人: | 張曰俊 |
| 地址: | 262200 山東省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元 加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熱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供暖系統多采用由供熱單位提供高熱蒸汽,將高熱蒸汽經換熱站換熱成熱水后向用戶供熱,不僅在高熱蒸汽的輸送過程、換熱過程和熱水輸送過程存在大量的熱量損失,而且蒸汽產生設備、輸送管道和換熱設備投資大、成本高,用戶使用費用高,同時因目前供熱采用全天二十四小時連續供暖,而大多數用戶僅僅白天或夜間使用,這造成了大量的熱量浪費。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出現了家用式小型地暖系統,使用碳晶加熱管對水進行加熱,多采用將水管纏繞到碳晶加熱管表面直接進行加熱的方式,因碳晶加熱管工作時溫度可達600~700℃,而水在達到100℃即沸騰汽化,所以如果采用碳晶加熱管直接加熱方式,大大限制了碳晶加熱管的工作效率;同時采用將水管直接纏繞到碳晶加熱管表面進行加熱,存在水管進水端水溫低而出水端水溫高的現象,導致碳晶加熱管兩端表面溫度不一致,長時間使用后會對碳晶加熱管造成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熱量利用率高、加熱均衡并且使用壽命長的三元聚能加熱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三元聚能加熱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安裝有與電源連接的碳晶加熱管,所述碳晶加熱管外套裝有熱交換螺旋管,所述熱交換螺旋管連接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碳晶加熱管的外周側與所述熱交換螺旋管的內側之間間隔有加熱空間,所述熱交換螺旋管外側設有蓄熱緩沖區,所述蓄熱緩沖區填充有蓄熱介質,所述蓄熱緩沖區外側設有熱反射層,所述熱反射層和所述殼體之間設有保溫隔熱層。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蓄熱介質為采用石墨燒結的石墨燒結碳。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熱反射層采用金屬反射層。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保溫隔熱層包括巖棉板或巖棉氈。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殼體為不銹鋼殼體。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碳晶加熱管穿過所述熱交換螺旋管的中心。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進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別位于所述熱交換螺旋管的兩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三元聚能加熱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安裝有與電源連接的碳晶加熱管,所述碳晶加熱管外套裝有熱交換螺旋管,所述熱交換螺旋管連接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碳晶加熱管的外周側與所述熱交換螺旋管的內側之間間隔有加熱空間,所述熱交換螺旋管外側設有蓄熱緩沖區,所述蓄熱緩沖區填充有蓄熱介質,所述蓄熱緩沖區外側設有熱反射層,所述熱反射層和所述殼體之間設有保溫隔熱層;采用碳晶加熱管的熱輻射、加熱空間內加熱的空氣和吸收蓄能后蓄熱緩沖區共同對熱交換螺旋管內流動的水進行加熱,通過以上三種途徑使得碳晶加熱管的熱量得到充分的利用,大大提高了加熱效率;碳晶加熱管工作時與熱交換螺旋管并不直接接觸,加熱空間里的空氣加熱后溫度是均衡的,不存在碳晶加熱管表面溫度不一致現象,有效保證了碳晶加熱管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2-保溫隔熱層;3-熱反射層;4-蓄熱緩沖區;5-熱交換螺旋管;6-進水管;7-碳晶加熱管;8-出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在下面的詳細描述中,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認識到,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三元聚能加熱裝置,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為不銹鋼殼體1,所述殼體1內安裝有與電源連接的碳晶加熱管7,所述碳晶加熱管7外套裝有熱交換螺旋管5,所述碳晶加熱管7穿過所述熱交換螺旋管5的中心,所述熱交換螺旋管5連接有進水管6和出水管8,所述進水管6和所述出水管8分別位于所述熱交換螺旋管5的兩端;所述碳晶加熱管7的外周側與所述熱交換螺旋管5的內側之間間隔有加熱空間,所述熱交換螺旋管5外側設有蓄熱緩沖區4,所述蓄熱緩沖區4填充有蓄熱介質,所述蓄熱介質為采用石墨燒結的石墨燒結碳;所述蓄熱緩沖區4外側設有熱反射層3,所述熱反射層3采用金屬反射層,所述熱反射層3和所述殼體1之間設有保溫隔熱層2,所述保溫隔熱層2包括巖棉板或巖棉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法斯特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法斯特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7840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