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荒漠光伏電站用雨水收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76814.6 | 申請日: | 2013-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130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黨舒煜;楊曉豫;嚴舒安;王志春;何健康;徐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光伏產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N6/00 | 分類號: | H02N6/00;E03B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荒漠 電站 雨水 收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雨水利用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荒漠光伏電站用雨水收集系統。
背景技術
光伏電站是與電網相連并向電網輸送電力的光伏發電系統。可以分為帶蓄電池的和不帶蓄電池的并網發電系統。太陽能發電分為光熱發電和光伏發電。通常說的太陽能發電指的是太陽能光伏發電。據預測,太陽能光伏發電在21世紀會占據世界能源消費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規能源,而且將成為世界能源供應的主體。預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總能源結構中將占到30%以上,而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世界總電力供應中的占比也將達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將占總能耗的50%以上,太陽能光伏發電將占總電力的20%以上;到21世紀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將占到80%以上,太陽能發電將占到60%以上。這些數字足以顯示出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領域重要的戰略地位。
光伏電站需要占用大面積的用地,所以一般都建在偏僻或者偏遠荒漠地區。我國的大西北地區的日照條件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優秀的,年平均日照時間為3100-3600小時,年總輻射量可達7000-8000兆焦耳/平方米,這些都成為建設大規模光伏電站得天獨厚的條件。但是,因為荒漠地區的氣候及光伏電站的特點,存在以下問題,荒漠地區本身降水少,加之光伏板的遮擋,是的光伏板下方的地面長期得不到雨水滋潤,容易造成地面干結加快其沙漠化。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荒漠光伏電站用雨水收集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荒漠光伏電站用雨水收集系統包括設置光伏板向陽面下端的雨水容器,以及設置在光伏板背面的雨水分散裝置,所述雨水容器和雨水分散裝置通過管道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包括:
所述的雨水分散裝置是多個帶有鏤孔的水管。
所述的水管上的孔,從雨水容器端至末端其直徑逐漸增大。
任意兩個孔的間隔逐漸增加。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不需要專人看管,有效解決了光伏板背面的土地板結、沙漠化加劇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光伏板,2、雨水容器,3、雨水分散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荒漠光伏電站用雨水收集系統,包括設置在光伏板1向陽面下端的雨水容器2,以及設置在光伏板背面的雨水分散裝置3,所述雨水容器2和雨水分散裝置3通過管道連接。所述的雨水分散裝置3是多個帶有鏤孔的水管。所述的水管上的孔,從雨水容器2端至末端其直徑逐漸增大。任意兩個孔的間隔逐漸增加。該設計便于對雨水的合理使用和分配。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不需要專人看管,有效解決了光伏板1背面的土地板結、沙漠化加劇的問題。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光伏產業有限公司,未經陜西光伏產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7681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