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重質油加氫處理-催化裂化-PSA提純組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74004.7 | 申請日: | 2013-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603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楠;鄭戰利;陳金樑;崔保順;張鳳嬌;蘆霄然;李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67/06 | 分類號: | C10G67/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濤;呂鵬濤 |
| 地址: | 21111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重質油 加氫 處理 催化裂化 psa 提純 組合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煉油、石油化工、煤化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重質油加氫處理-催化裂化-PSA提純組合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世界范圍內的原油性質變重、變劣,以及經濟持續發展的要求和環保法規的日益嚴格,人們對輕質清潔燃料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些都要求對現有的煉油技術進行完善和改進,以最低的成本生產出符合要求的產品。
催化裂化是重質油類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產液化氣、汽油和柴油等輕質油品的主要過程,在汽油和柴油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別是在我國,大約80%(質量分數)的汽油和1/3的柴油均來自該工藝。它將大量的低價值的重質油轉化為社會急需的輕質燃料和化工產品,是我國最主要的重質油輕質化手段。
由于原油和煤炭中大部分的硫、氮、殘炭和金屬等雜質均富集濃縮于渣油、煤焦油等重質油中,單一的催化裂化得到的油品質量都達不到國家標準。高硫含量的原料使催化裂化煙氣中SOX排放不符合國家標準,而且汽油產品的硫含量以及柴油十六烷值均不能符合產品規格要求;原料中高氮含量會增加催化劑的消耗,增加操作費用,并產生大量的焦炭。催化裂化原料經過加氫處理,能夠大幅降低重質油中的硫、氮、金屬等雜質含量,飽和多環芳烴,并改善產品分布,提高產品質量,優化操作條件。因此目前重質油加氫改質工藝技術中多采用加氫處理與催化裂化組合工藝技術。
現有的加氫處理和催化裂化組合工藝,首先是將渣油進行加氫處理,加氫生成油分離出石腦油和柴油餾分,加氫尾油作為重油催化裂化進料,進行催化裂化反應,產物為干氣、液化氣、汽油、柴油和焦炭。但是現有的加氫處理與催化裂化組合工藝存在汽油收率低,熱能損耗大,設備投資高等不利因素。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現有技術基礎上,提供一種重質油加氫處理-催化裂化-PSA提純組合裝置,其可以最大量生產輕質油品,簡化工藝流程,降低整體能耗。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重質油加氫處理-催化裂化-PSA提純組合裝置,該裝置包括加熱爐、加氫反應裝置、反應-再生系統、分餾系統、吸收-穩定系統和PSA提純裝置,所述加熱爐的物料出口連接所述加氫反應裝置的物料入口,加氫反應裝置的物料出口連接所述反應-再生系統的物料入口,所述反應-再生系統的出口連接分餾系統的入口,所述分餾系統的頂部油氣出口連接所述吸收-穩定系統的物料入口,所述吸收-穩定系統的干氣出口連接所述PSA提純裝置的入口,所述PSA提純裝置的循環氫出口通過管路連通所述加熱爐的物料入口,所述分餾系統的油漿出口通過管路連通所述加熱爐的物料入口
本裝置中的加氫反應裝置由兩個以上的加氫反應器相互串聯而成。
本實用新型中PSA提純裝置的釋放氣出口通過管路連通所述加熱爐的燃料入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將重質油加氫處理-催化裂化-PSA提純工藝有機結合起來,能將重質油最大限度轉化為高品質的輕質油品,并節省新氫用量。
(2)??????加氫處理單元不設分餾裝置,加氫后的原料油全部進入催化裂化單元,大大簡化了加氫處理單元的工藝流程(取消了高壓分離器、低壓分離器、分餾塔、空冷器和循環氫壓縮機),降低了設備投資和操作成本,同時減少了熱量損失。
(3)??????將PSA提純工藝和加氫處理、催化裂化相結合,最大程度利用了體系內部產品。得到的氫氣返回加氫處理單元,節省新氫用量;釋放氣作為加熱爐的燃料,降低了能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中,1-原料油,2-新氫,3-加熱爐,4、5-加氫反應器,6-反應-再生系統,7-分餾系統,8-吸收-穩定系統,9-柴油,10-油漿,11-干氣,12-液化氣,13-汽油,14-?PSA提純裝置,15-?循環氫,16-釋放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7400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