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螺母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71666.9 | 申請日: | 2013-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482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楊聰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聰輝 |
| 主分類號: | F16B37/14 | 分類號: | F16B37/14;F16B43/0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盧清華 |
| 地址: | 3620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螺母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用輪胎用緊固件,具體是指一種智能螺母。
背景技術
目前車輪結構設計中,為了便于車輪的拆裝,汽車輪胎螺栓總成的螺桿直徑一般比輪轂鋼圈螺栓孔直徑小一定值(通常達4-6mm),安裝后易出現輪轂鋼圈中心線與車輪中心線不再同一軸線上,從而導致車輪在行走時形成不規則竄動,汽車在顛簸振動或者剎車沖擊時對汽車輪胎螺栓總成易產生極大的剪切力,最終導致輪胎螺桿易折斷,不僅縮短輪胎螺桿的使用壽命,更會引起安全事故。
針對該問題,專利號2010202998838提出一種改進方式,于螺母本體上設有空心圓柱體,該空心圓柱體裝配在輪胎螺桿與輪轂鋼圈螺栓孔之間,以此來減少輪胎螺桿與輪轂鋼圈螺栓孔間的間隙,以此來減小所述產生的剪切力而避免螺桿易折斷問題。然而空心圓柱體雖然起到一定減少間隙作用,但為了實現裝配,空心圓柱體的外徑必然要小于輪轂鋼圈螺栓孔的內徑,由此二者間仍存在一定間隙,故而所起減小剪切力作用有限,在頻繁振動或者剎車沖擊作用下,仍然易引起螺桿易折斷問題。而且折斷后既不便拆卸出也不便組裝進,存在維修不便性。
再有,螺母在受到頻繁強烈振動或者不規則強烈沖擊作用下,經常會出現螺母松動和脫落問題。針對該問題,有人提出了多種相應改進措施,但效果都不佳,究其原因在于未充分了解造成螺母松動和脫落的內在機理。大部分緊固件用于有振動或有沖擊的環境下,由于各零件的慣性和與起相連零件的相互作用,使螺紋副和螺母支承面的摩擦系數極具降低,甚至出現摩擦阻力瞬間消失,破壞了原有力的平衡關系,使螺紋副不能滿足自鎖調節,產生微量相對滑動。當多次重復出現該微量相對滑動累加,就會導致預緊力減小,最終連接松動甚至脫落。另外螺栓松動和脫落問題也會引起螺桿折斷問題。
有鑒于此,本發明人針對現有螺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螺母,極好地克服了現有輪胎螺桿易折斷問題,大大延長了輪胎螺桿的使用壽命及提高安全系數。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螺母,極好地防止了螺母易產生松動甚至脫落問題。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智能螺母,為一螺母本體,該螺母本體的一端連設有可調套管;該可調套管的自由端部的外周沿呈一傾斜面;該可調套管的管壁上沿軸向開設有至少一道漲縮口,該漲縮口對應所述可調套管的自由端的一端呈開口狀。
所述可調套管上套設有一彈簧墊圈,該彈簧墊圈的第一端面緊貼所述螺母本體的對應端面設置,該彈簧墊圈的第二端面從外沿向中心往上述第一端面方向傾斜;所述漲縮口的口底延伸至所述彈簧墊圈的第二端面處。
所述螺母本體與所述可調套管相互分體設置,該螺母本體和可調套管通過一彈簧墊圈組裝于一體,該彈簧墊圈的第一端面緊貼所述螺母本體或者所述可調套管的對應端面設置,該彈簧墊圈的第二端面從外沿向中心往上述第一端面方向傾斜;所述漲縮口的口底延伸至所述彈簧墊圈的第二端面處。
所述可調套管內側壁上對應套有所述彈簧墊圈的部分設有與所述螺母本體內側壁上的螺紋相銜接且規格相一致的螺紋。
所述螺母本體和可調套管相對應的端面相互抵持并且端面外側緣上各形成有凸緣,所述彈簧墊圈形成有匹配卡持二該凸緣的凹槽,該彈簧墊圈的對應端面緊貼所述螺母本體的對應端面設置。
所述螺母本體和可調套管相互匹配套設,該相互匹配套設部分的側壁各形成有相對應的往外突出的凸環,所述彈簧墊圈形成有匹配卡持在所述可調套管的凸環外的凹槽,該彈簧墊圈的對應端面緊貼所述可調套管的對應端面設置。
所述漲縮口在所述可調套管上成對設置且每對呈相對設置,以所述各漲縮口為參考位置,所述可調套管的內側壁靠近各參考位置的部位呈厚度漸薄的調整壁。
所述可調套管上靠近所述螺母本體一端的根部位置處形成有預折斷線。
所述可調套管的外側壁呈波浪狀曲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聰輝,未經楊聰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7166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