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鑄鋼澆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68309.7 | 申請日: | 2013-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708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趙永讓;岳宗格;徐恩獻;賈冠飛;石秀娟;黃書軍;范可歆;賈會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08 | 分類號: | B22C9/08 |
| 代理公司: | 洛陽市凱旋專利事務所 41112 | 代理人: | 陸君 |
| 地址: | 471039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鑄鋼 澆注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鑄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新型鑄鋼澆注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鑄鋼件澆注系統的設置,一般采用底返(如圖1所示)或切線式,在澆注過程中鋼水通過內澆道由下而上充滿型腔,最后到冒口完成整個澆注過程,少則幾十秒,多則幾分鐘。此工藝反映出的明顯瑕疵就是冒口里的鋼水溫度低于型腔里的鋼水溫度,不利于冒口對鑄件的補縮,對于中小件來說影響甚微,但對于大型或特大型鑄件,尤其是厚大鑄鋼件,底部或側面往往都設有冷鐵,鋼水經過冷鐵激冷后液面上升逐漸進入冒口,且澆注時間較長,使鑄件底部鋼水溫度和冒口中的鋼水溫度有較大的差別,形成下高上低的倒掛式溫度梯度,影響冒口的補縮效果,為了使冒口更好的補縮,傳統的工藝是另設補澆裝置(如圖2所示),把內澆道直接通入冒口。等鋼水充滿型腔,關閉包眼停止澆注,再把鋼包移至補澆裝置,打開包眼,繼續澆注至冒口充滿鋼水,完成整個澆注過程。此工藝不僅操作麻煩,而且增加一套澆注系統:一是浪費磚管,二是浪費鋼水,三是另設置澆注系統有時會受場地的影響,還有最主要的問題是包眼關閉后有時因鋼水溫度低包眼打不開。?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鑄鋼澆注系統,能夠使鋼水平穩流入冒口,達到冒口補縮鋼水溫度高于鑄件本體溫度,使鋼水起到最佳補縮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鑄鋼澆注系統,包括鋼球、V型通道、由上向下依次連接在一起的澆口杯、直澆道、橫澆道和內澆道,V型通道設置在澆口杯的邊緣處,V型通道傾斜設置,V行通道的中心線與水平線之間形成角度為10±1°,所述的鋼球位于V型通道上,且V型通道上還放置一阻止鋼球下滑的擋塊,所述的直澆道由上段、下段和連接上、下段的過渡段構成,上段的直徑大于下段的直徑,直澆道的上段上還設有一補澆道,補澆道與上段相連通,補澆道的澆注口與冒口相通;所述鋼球的直徑介于直澆道上段的直徑和下段的直徑之間。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越性:?
本實用新型的澆注系統在工作時,首先鋼水沿直澆道、橫澆道和內澆道進入工件型腔,當頁面上升到分型面時,包眼控流緩澆,即時移走V型通道上的擋塊,使鋼球滾入澆口杯中,順直澆道到達過渡段,繼續澆注,鋼水沿補澆道平穩流入冒口,達到冒口補縮鋼水溫度高于鑄件本體溫度,使鋼水起到最佳補縮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澆注系統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鋼球;2-擋塊;3-V型通道;4-澆口杯;5-上段;6-過渡段;7-下段;8-橫澆道;9-內澆道;10-冒口底座;11-冒口;12-補澆道;13-補澆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一種新型鑄鋼澆注系統,包括鋼球1、V型通道3、由上向下依次連接在一起的澆口杯4、直澆道、橫澆道8和內澆道9,V型通道3設置在澆口杯4的邊緣處,V型通道3傾斜設置,V行通道3的中心線與水平線之間形成角度為10±1°,所述的鋼球1位于V型通道3上,且V型通道3上還放置一阻止鋼球下滑的擋塊2,所述的直澆道由上段5、下段7和連接上、下段的過渡段6構成,上段5的直徑大于下段7的直徑,直澆道的上段上還設有一補澆道12,補澆道12與上段5相連通,補澆道12的澆注口與冒口11相通;所述鋼球1的直徑介于直澆道上段5的直徑和下段7的直徑之間。?
下面以磨輥體鑄件的工藝設計為例來進一步詳細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鑄件毛重21.5噸,鋼水總重29.5噸,材質為ZG18L。?
1、冒口設置1~φ1000mm,澆高1200mm,使用保溫冒口套,冒口下部使用木模制作的冒口座;?
????2、本實用新型澆注系統的設計,澆口杯選用上口內徑φ350mm,下口內徑φ140mm,高300mm;直澆道的上段直徑選用φ140mm,下段直徑為φ120mm,中間的過渡段選用φ140~φ120mm過渡磚管連接;橫澆道和內澆道選用φ80mm的切線磚管;補澆道為階梯狀,補澆道的下部澆口中心線距過渡段的上平面距離為375mm,補澆道的上部澆口中心線距分型面距離500mm;
????3、鋼球選型,根據過渡段用φ140~φ120mm過渡磚管連接組成,鋼球直徑選為φ125mm;
????4、V型通道的設計,在澆口杯處用耐火磚擺放一個傾斜10±1°的V型通道,通道長度L=750mm;澆注前,將鋼球放置于V型通道上端,鋼球前放一擋塊,阻擋鋼球的滾落,以免過早滾入澆口杯;
5、澆注時,當液面上升到分型面時,控流緩澆,即時移走阻擋鋼球的擋塊,鋼球沿V型通道滾入澆口杯中,順鋼水流入直澆道的過渡段遮擋住過渡段的下端口,繼續澆注,鋼水沿補澆道平穩流入冒口,達到冒口補縮鋼水溫度高于鑄件本體溫度,使鋼水起到最佳補縮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6830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充氣輪胎
- 下一篇:一種電動抓鋼機的應急供電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