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門禁及周邊警戒系統實訓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61715.0 | 申請日: | 2013-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386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濤;馮國彥;李艾華;蔡艷平;石林鎖;姚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9B9/00 | 分類號: | G09B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 地址: | 710025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門禁 周邊 警戒 系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門禁及警戒實驗實訓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門禁及周邊警戒系統實訓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門禁控制系統、周邊警戒系統在智能建筑、智能小區、銀行、博物館、武器庫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對從事該系統工程設計、安裝調試、操作使用、維護修理的人才需求日益顯著。同時,隨著國家智能樓宇管理師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從業人員和培訓鑒定機構對相關教學培訓和技能鑒定裝置的需求也愈發強烈。目前市場上已有各種門禁控制系統、防盜報警系統實訓裝置,但多數為示教類實驗臺且集成度不高,僅能滿足設備認知、操作使用技能的培訓,對于最需要的安裝接線、系統調試和故障排除等實踐操作技能難以培養。雖然個別實訓裝置具備安裝、接線和故障設置功能,但安裝接線一般采用二次接線端子,若多輪次、多班級、多人次頻繁使用,極易造成設備損壞;故障設置功能僅能完成線路的短路與斷路等簡單故障設置,不能適應智能樓宇門禁控制系統、周邊警戒系統的技術培訓和技能鑒定考核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門禁及周邊警戒系統實訓裝置,該裝置具備“理論教學、操作使用、故障排除、安裝調試和考核鑒定”五項訓練功能,具有“正常、安裝、故障、聯網”四種工作模式,可直觀形象地展示門禁控制系統和周邊警戒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操作、維修等全過程。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均連接到管理主機上的門禁控制器和報警控制器;所述門禁控制器上連接有讀卡器、掌形儀、電鎖、門磁以及出門按鈕;所述報警控制器上連接有紅外/微波雙鑒探測器、被動紅外探測器、振動電纜探測系統、手動報警按鈕以及聲光報警器。
上述的門禁控制器和報警控制器通過串口服務器與管理主機交互。
上述的出門按鈕包括普通型出門按鈕以及緊急型出門按鈕。
上述的讀卡器包括帶鍵盤式讀卡器以及不帶鍵盤式讀卡器。
整個門禁及周邊警戒系統實訓裝置采用立式柜體結構,包括前面板、后背板、照明燈、電器插座和電源開關,管理主機外置式安裝;前面板上安裝門禁控制器、帶鍵盤式讀卡器、不帶鍵盤式讀卡器、掌形儀、普通型出門按鈕、緊急型出門按鈕、報警控制器、紅外/微波雙鑒探測器、被動紅外探測器、振動電纜探測系統、手動報警按鈕以及聲光報警器。前面板上設有若干個插孔式連接端子;后背板上設有二次接線端子,門禁控制器、帶鍵盤式讀卡器、不帶鍵盤式讀卡器、掌形儀、普通型出門按鈕、緊急型出門按鈕、報警控制器、紅外/微波雙鑒探測器、被動紅外探測器、振動電纜探測系統、手動報警按鈕以及聲光報警器的I/O接口均通過二次接線端子引至相應的插孔式連接端子上。
上述的前面板上還設有遮蔽式故障設置箱和模擬門,故障設置箱內部裝有若干故障設置開關且能夠用機械鎖開啟,故障設置開關串聯在各設備之間的電氣連接線路上,模擬門內部裝有門磁和電鎖。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門禁及周邊警戒系統實訓裝置,該裝置將門禁控制器和報警控制器同時連接到管理主機上,通過管理主機對二者統籌管理和控制,不僅具備基本的理論示教、操作訓練功能,而且具有安裝接線、系統調試、故障排除、技能考核等功能,同時該裝置還適合多批次、多人次頻繁使用,可有效滿足智能樓宇門禁控制系統、周邊警戒系統的技術培訓和技能鑒定考核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前面板布局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均通過串口服務器與管理主機交互的門禁控制器和報警控制器;所述門禁控制器上連接有讀卡器、掌形儀、電鎖、門磁以及普通型出門按鈕和緊急型出門按鈕,其中,緊急型出門按鈕串聯在電鎖控制回路中,當緊急情況下無法開門時,可直接打碎緊急型出門按鈕玻璃切斷電鎖控制回路,將門打開;讀卡器包括帶鍵盤式讀卡器以及不帶鍵盤式讀卡器;所述報警控制器上連接有紅外/微波雙鑒探測器、被動紅外探測器、振動電纜探測系統、手動報警按鈕以及聲光報警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工程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617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