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位移緩沖防滑脫經皮肝穿刺膽管引流套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57256.9 | 申請日: | 2013-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794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鐘躍思;陳騁;許瑞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25/00 | 分類號: | A61M2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黃培智 |
| 地址: | 51063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位移 緩沖 滑脫 經皮肝 穿刺 膽管 引流 套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經皮肝穿刺膽管引流術技術領域,尤其是位移緩沖防滑脫經皮肝穿刺膽管引流套管。
背景技術
經皮肝穿刺膽管引流術是一種緩解膽管阻塞、梗阻性黃疸的有效微創方法。經皮肝穿刺膽管引流術具有一定的并發癥發生率,主要并發癥包括膽瘺并膽汁性腹膜炎,腹腔內出血等。這兩個主要的并發癥均與置入的引流管早期滑脫有關。而引流管脫落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呼吸、咳嗽或者體位改變時肝臟的位置相對胸腹壁皮膚穿刺口位置發生改變,但引流管在皮膚穿刺口處必須縫合固定,從而導致位于肝內膽管的引流管容易脫出而滑落在腹腔內。有將引流管末端設計成帶氣囊或者水囊引流管、或者附加牽引線制造固定的豬尾巴引流管,這樣的引流管只能使引流管末端卡在膽管內,但不能解決由于呼吸、咳嗽或者體位改變時的肝臟與胸腹壁的相對移位,因而容易導致相對移位時引流管末端卡位并牽扯膽管,嚴重者可能導致膽管內皮損傷及膽管內出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肝臟與胸腹壁的相對移位的問題,提供一種位移緩沖防滑脫經皮肝穿刺膽管引流管,可起到緩沖作用,即位移緩沖;并且配合可塑形引流管彎曲管端,將可有效協同防止經皮肝穿刺膽管引流管從膽管內滑脫,并可防止由于引流管卡位而導致的膽管內皮損傷及膽管內出血。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術方案:位移緩沖防滑脫經皮肝穿刺膽管引流套管,包括引流管,引流管前端端部設引流管口,所述引流管末端向旁側彎曲形成彈性的彎曲管端,所述彎曲管端壁面上開有側孔,還包括有可從引流管口穿入到引流管末端的穿刺針芯。
所述引流管中部一段為可伸縮和彎曲的位移緩沖管壁。能有效緩沖來自肝臟與胸腹壁相對移位而造成的對引流管位置的影響
所述位移緩沖管壁包括多個塑料環,相鄰塑料環之間由具彈性的塑料壁膜連接。這種結構簡單,較易實現,且塑料材質的環結構不會對身體內部器官造成不適應感。
所述引流管全長25-27cm,直徑3.3mm,所述穿刺針芯全長25.5cm,直徑3.048mm,所述側孔分布于引流管末端3cm內。
所述引流管全長25-27cm,直徑3.3mm,所述穿刺針芯全長25.5cm,直徑3.048mm,所述側孔開設于引流管末端3cm內;位移緩沖管壁位于距離引流管末端11到15cm處,直徑3.8mm,位移緩沖管壁伸縮的范圍為4~6cm。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具有位移緩沖作用、可伸縮可彎曲環狀引流管部位;
2、可塑形非固定卷曲狀態的引流管彎曲管端;
3、可伸縮可彎曲環狀引流管部位與可塑形的引流管彎曲管端同時使用發揮協同的位移緩沖防滑脫作用;
4、膽管內的引流管彎曲管端不會對膽管內皮造成損傷;
5、真正避免經皮肝穿刺膽管引流管早期滑脫造成膽瘺和腹腔內出血;
6、引流管制作簡單,無需附加氣囊或者水囊,或者附加牽引線制造固定的彎曲管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引流管結構示意圖;
圖2為將穿刺針芯穿入引流管內形成一直形穿刺套管示意圖;
圖3為穿刺針芯退出引流管時彎曲管端回復自然卷曲狀態示意圖;
圖4為位移緩沖管壁伸長結構示意圖;
圖5為位移緩沖管壁彎曲結構示意圖;
圖6為利用本實用新型引流套管進行手術示意圖(一);
圖7為當肝臟與腹壁相對位置發生改變時,利用本實用新型引流套管進行引流的位移緩沖效果示意圖(二);
圖8為在自然狀態下的位移緩沖管壁示意圖;
圖9為在發生位移時位移緩沖管壁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
請參閱圖1到圖5所示,位移緩沖防滑脫經皮肝穿刺膽管引流套管,包括引流管1,引流管1前端端部設引流管口11,引流管1末端向旁側彎曲形成彈性的非固定彎曲管端12,彎曲管端12壁面上開有側孔13,還包括有可從引流管口11穿入到引流管1末端的穿刺針芯2,穿刺針芯2穿入引流管1可以將彎曲管端12捋直而成一直形穿刺套管成品。
引流管1中部一段為可伸縮和彎曲的位移緩沖管壁14。如圖8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未經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5725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