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軸承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56496.7 | 申請日: | 2013-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950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林朝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永強力加動力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3/58 | 分類號: | F16C33/58;F16C33/3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樓區京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連梅 |
| 地址: | 350323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軸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軸承。
背景技術
過去由鑄鐵材料鑄造的許多機器(如動力、電機、水泵等)的零部件(如機殼、端蓋等),存在工件表面粗糙、笨重、生銹、制造工藝復雜等缺陷。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這些零部件基本上已被鋁合金壓鑄件所取代,鋁合金壓鑄件具有重量輕、外形美觀平整光滑、不生銹、制造工藝簡單、生產效率高等優點;但是,當機器長時間工作時,機器溫度升高,零部件產生熱脹現象,由于鋁合金材料熱脹系數大于軸承鋼熱脹系數,使熱態下軸承室內徑尺寸比軸承外徑尺寸大;因此,使用普通軸承熱態下會存在軸承跑外圈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軸承,可有效防止軸承在運轉中可能出現跑外圈的現象。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軸承,包括軸承外圈、滾動體、保持架、密封蓋和軸承內圈;所述軸承外圈的外壁向內凹陷,形成一偏心槽,且該偏心槽內覆有一止動環。
較佳地,所述偏心槽鄰近軸承外圈的一端部設置。
較佳地,所述偏心槽的深度從底部至頂部逐漸加深,且該偏心槽的偏心距為0.5~0.7mm。
較佳地,所述偏心槽最深處的深度為T,最淺處的深度為t,槽寬為B;所述止動環為一開口彈性部件,該止動環的厚度為h,寬度為b,且t<h<T,b<B。
較佳地,還包括一用于安裝所述軸承的軸承室,該軸承室的內壁具有一定位槽;所述止動環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一與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凸部,所述凸部對應于偏心槽的最深處設置,該凸部的頂端與底端之間的距離為H,且H>T。
較佳地,所述止動環的首、尾兩端的圓弧所對應的圓心角大于180°。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有效防止軸承在運轉中可能出現跑外圈的現象。
附圖說明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軸承的橫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軸承(除去滾動體、保持架和密封蓋)的徑向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偏心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偏心槽的徑向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止動環的徑向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軸承安裝于軸承室內的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軸承與軸承室的配合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軸承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2和圖6-7,一種軸承100,包括軸承外圈1、滾動體2、保持架3、密封蓋4、軸承內圈5和一用于安裝所述軸承100的軸承室6;所述軸承外圈1的外壁向內凹陷,形成一偏心槽11,且該偏心槽11內覆有一止動環7。所述軸承室6的內壁具有一定位槽61,此定位槽61在電機鋁合金端蓋壓鑄時已成型。
請再參閱圖3-4,所述偏心槽11鄰近軸承外圈1的一端部設置,因為軸承外圈1在此處的厚度較厚,在此設置偏心槽11不會影響軸承外圈1的強度。所述偏心槽11的深度從底部至頂部逐漸加深,且該偏心槽11的偏心距e為0.5~0.7mm(大軸承取大值),所述偏心槽11最深處的深度為T,最淺處的深度為t,槽寬為B。因為偏心距e的存在,使偏心槽11各處自槽底到槽口的深度形成深淺不同的槽,當軸承外圈1(含止動環7)裝入軸承室6后,偏心槽11槽口被軸承室6覆蓋,由于止動環7厚度大于偏心槽11最淺處的深度,當軸承外圈1轉動至某一位置(即槽深=止動環7厚度h)時,止動環7端部將嵌在偏心槽11槽底與軸承室之間,所以軸承外圈1能被卡住而不動。
請再參閱圖5-6,所述止動環7為一開口彈性部件,該止動環7的厚度為h,寬度為b,且t<h<T,b<B。所述止動環7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一與所述定位槽61相配合的凸部71,所述凸部71對應于偏心槽11的最深處設置,該凸部71的頂端與底端之間的距離為H,且H>T,使得熱態下軸承外圈1和止動環7跑動時,止動環7可卡于軸承室6的定位槽61內。所述止動環7的首、尾兩端的圓弧所對應的圓心角大于180°,可使軸承100在包裝、運輸或安裝在機器軸上以及流轉過程中(軸承未裝入軸承室內),止動環7始終會卡在偏心槽11內而不丟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永強力加動力設備有限公司,未經福建永強力加動力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5649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虛擬網絡配置和管理
- 下一篇:具有光伏電池和可見光透射反射器的建筑學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