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炒茶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56463.2 | 申請日: | 2013-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022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黃承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承忠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誠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湯茂盛 |
| 地址: | 245700 安徽省黃山***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炒茶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茶葉炒制設備領域,具體講就是一種炒茶機。?
背景技術
茶葉手工炒制在民間是十分廣泛的,人工炒制的茶葉由于茶葉條形、色澤自然且香氣高而被消費者認可。由于勞動力的嚴重缺乏,以及人工炒茶的效率低下,茶葉當天采當天加工完畢就難以實現了。現有技術中,名稱為“仿手工茶葉殺青機”(ZL201120070517.X)的實用新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仿手工操作的殺青機,其技術方案中的翻動部件包括翻動桿31和翻動板32,兩者對應在轉軸20上設置兩組,每組包括一個翻動桿31和翻動板32,也就是說,以轉軸20的長度中心為對稱點左右兩段軸身上均設置一組翻動部件,這樣在實際翻動茶葉時,鍋內的茶葉將會不可避免地被推擠到旁側,并非想象的將茶葉撩撥翻動起來,這將嚴重影響殺青的質量,最終影響茶葉的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效仿人工炒制提高炒茶效率和質量的炒茶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炒茶機,包括鍋體,鍋體下部為加熱單元,轉軸的軸身橫置在鍋體鍋口處,轉軸的兩端延伸到鍋口的外部并轉動支撐在機架上,轉軸的一端與動力機構相連,轉軸的中部設置有彈性耙桿和翻鏟。?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轉軸的中部設置有彈性耙桿和翻鏟,這樣就確保了鍋內的茶葉將被有效地翻動,就是說,彈性耙桿和翻鏟隨轉軸轉動過程中,能夠確保對茶葉的有效翻動,首先由翻鏟將茶葉從鍋底部位翻動到鍋口或鍋沿處,然后在茶葉落下的過程中又受到彈性耙桿的撩撥作用,確保了位于鍋底處的茶葉離開鍋底而被?散混開來,從而確保了殺青的質量進而保證了茶葉的炒制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3是彈性耙桿的構成組件示意圖;?
圖4是彈性耙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彈性耙桿上的彈性元件示意圖;?
圖6是彈性耙桿上的彈性元件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圖2,炒茶機包括鍋體10,鍋體10下部為加熱單元,轉軸40的軸身橫置在鍋體10鍋口處,轉軸40的兩端延伸到鍋口的外部并轉動支撐在機架20上,轉軸40的一端與動力機構相連,轉軸40的中部設置有彈性耙桿50和翻鏟60。?
鍋體10上端鍋口處設置管狀鍋筒30,鍋筒30的下部筒壁上開設通孔31,轉軸40的軸身橫置在鍋體10鍋口處,轉軸40的兩端自通孔31處延伸到鍋筒30的外部,鍋筒30的下部筒壁上開設有出料口及該出料口處設置門?
一般來講,鍋體10可以是市場上任意購買到的一般鐵鍋,由于一般鐵鍋的鍋深有限,可以考慮在其鍋沿處加設一個管狀鍋筒30,確保翻炒茶葉的過程中,茶葉不會到處撒落。?
本實用新型的要點在于彈性耙桿50和翻鏟60的構成及具體的設置方案,以下具體說明。?
如圖3、4、5、6所示,所述的彈性耙桿50包括螺距為彈簧鋼絲直徑的彈簧51,彈簧51與轉軸40垂直布置且彈簧51的一端連接在轉軸40上,另一端自然懸伸。為了保證撩撥的過程中避免損傷茶葉,所以考慮將彈性耙桿50中的彈性元件使用彈簧51,具體講就是彈簧51由鋼絲繞制時,是簧身彼此貼靠在一起的,就是說,用彈簧鋼絲繞制彈簧51?時,其螺距等于彈簧鋼絲直徑,這樣即可以保證彈簧51具有良好的挺度或者說具有良好的剛性,又具有適度的彈性,起到撩撥茶葉的作用的同時又不會刮傷或劃傷茶葉,撩撥茶葉的過程中,彈簧51的彈性顫抖將對茶葉起到更有效的撩撥作用。?
如圖3所示,所述的翻鏟60的邊緣設置食品級耐熱橡膠緣61,橡膠緣61長度方向的邊緣輪廓弧度與炒鍋10的鍋體弧度一致,轉軸40位于翻鏟60的鏟面所在面內。翻鏟60邊緣設置有耐熱橡膠緣61,茶葉從鍋底處被掃走且在鍋沿處被翻起,由于耐熱橡膠緣61接近于鍋底處工作,其受到鍋底的輻射熱較強,所以選用耐熱材料,選用耐熱材料的同時還要考慮其具備衛生安全要求。?
如圖4所示,所述的彈性耙桿50沿轉軸40的軸身間隔設置若干,彈性耙桿50位于同一平面內且該面與轉軸40所在面重合,懸伸端所在位置的連線與鍋底弧形曲率一致。該結構和形狀的設計可以確保對茶葉起到充分地撩撥和翻動作用,避免出現大團的茶葉即使被翻鏟60翻起而又直接落下的情況發生,確保茶葉落下時呈撒開狀落下,這樣有利綠茶水分的揮發,使得茶葉均勻受熱,這樣殺青效果好,炒制成品茶葉的品質就會很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承忠,未經黃承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5646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