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發動機油底殼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55965.3 | 申請日: | 2013-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478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朱楊;王寶軍;侯斌;唐金池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11/00 | 分類號: | F01M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曉波 |
| 地址: | 261205 山東省濰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動 機油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發動機油底殼。
背景技術
發動機是船機主要的動力來源,為維持發動機的基本運轉,還需要一些相關附件,如發電機、供油泵、起動機等。發動機在安裝及轉移過程中需要發動機支架進行支撐,相關附件安裝在發動機支架上實現與發動機的連接固定。由于發動機相關附件較多,造成發動機整體布置空間較大,且影響發動機整體美觀。
油底殼是發動機潤滑系統的主要部件之一,位于發動機機體下部,用于收集和貯存潤滑油,同時對機體下部進行密封。
目前發動機的油底殼只具有潤滑油存儲功能,無法實現對發動機附件的支撐作用。
因此,如何設計一種發動機油底殼,該油底殼不僅具有潤滑油存儲功能,還可以實現對發動機附件的集成設計,節省發動機整體布置空間,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發動機油底殼,該油底殼可以安裝發動機附件,節省發動機整體布置空間,減少零部件數量,降低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動機的油底殼,包括底壁部和沿所述底壁部的四周邊向上延伸的周壁部,所述底壁部和所述周壁部形成容納腔;所述周壁部的上端具有發動機機體支撐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部的外側設有突起部及設于所述突起部的多個肋板,所述肋板上設有用于安裝發動機附件的安裝座。
優選地,所述容納腔內設有多個與所述底壁部固定連接的隔擋板。
優選地,多個所述隔擋板沿所述底壁部的長度方向布置。
優選地,所述容納腔包括容納潤滑油的儲油腔和容納機油泵的存儲腔,所述存儲腔位于所述底壁部的一端。
優選地,形成所述存儲腔的周壁部的一端具有開口,還包括與所述開口配合的端蓋。
優選地,所述肋板上還設有用于安裝傳感器的安裝座。
優選地,所述肋板上還設有油尺安裝座。
優選地,多個所述肋板沿所述周壁部的外側均勻布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發動機油底殼的結構改進,使得發動機附件可以集成在油底殼上,節省了發動機整體布置空間。具體地,本方案中的油底殼包括底壁部和沿底壁部的四周邊向上延伸的周壁部,所述周壁部的外側設有突起部及設于所述突起部的多個肋板,所述肋板上設有用于安裝發動機附件的安裝座。如此,可以將發動機附件通過安裝座設置于油底殼,亦即將突起部及肋板作為發動機附件的安裝支架,節省了發動機整體布置空間,減少了零部件數量,降低了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中,所述底壁部和所述周壁部形成的容納腔內設有多個與底壁部固定連接的隔擋板。由于船機在航行時不可避免地會晃動,由于隔擋板的阻擋作用,可以防止油底殼內潤滑油的竄動,避免氣泡的產生,同時減慢了潤滑油的流動速度,保證潤滑油在油底殼內的分布,從而保證隨時可以為發動機提供潤滑油,維持其正常運轉。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優選方案中,所述肋板上還設有用于安裝傳感器的安裝座。將測量潤滑油溫度和壓力的傳感器也集成于發動機油底殼,可進一步節省發動機整體布置空間,減少零部件數量,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發動機油底殼的軸測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發動機油底殼的主視圖;
圖3為圖2所示發動機油底殼的仰視圖;
圖4為圖2所示發動機油底殼的左視圖;
圖5為圖2所示發動機油底殼的右視圖;
圖6為圖2所示發動機油底殼的俯視圖。
圖1-圖6中:
油底殼10,底壁部11,周壁部12,發動機機體支撐面121,開口122,容納腔13,儲油腔131,存儲腔132,突起部14,肋板15,發電機安裝座161,供油泵安裝座162,油尺安裝座163,傳感器安裝座164,隔擋板17,導油管固定座18,出油管安裝口19。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發動機油底殼,該油底殼可以安裝發動機附件,節省發動機整體布置空間,減少零部件數量,降低成本。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考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發動機油底殼的軸測圖。
如圖1所示,該發動機油底殼10包括底壁部11和周壁部12;周壁部12沿底壁部11的四周邊向上延伸,從而底壁部11和周壁部12形成容納腔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5596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真空層玻璃復合真空板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節能環保健康墻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