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振動式輸電線舞動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55211.8 | 申請日: | 2013-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964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周軍;王志川;堯蓮俊;范康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自貢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H11/00 | 分類號: | G01H1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譚新民;梁田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振動 輸電線 舞動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子通信領域,涉及一種振動式輸電線舞動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電力系統的發展,超高壓線路的廣泛興建,舞動事故日益頻繁,強度也明顯增加,這已成為威脅線路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中國是舞動發生最頻繁的國家之一,據現有資料統計,自1957年至今,我國共發生舞動約為70?次,其中涉及10、35、44、66、110、220、500kV等幾乎各個電壓等級的輸電線。尤其是近幾年受災害性氣象條件的影響,我國幾乎每年都發生較嚴重的舞動事故,最嚴重的是2008年南方雪災,中南部地區電網因冰災停運電力線路達36740條;因災停運變電站共2018座;110千伏至500千伏線路因災倒塔共8381基,對電網造成了近200億元的損失,其中由于線路舞動造成的損失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輸電線舞動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問題,其中輸電線舞動的檢測和狀態評估又是舞動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近幾十年來,國內外的研究人員對輸電線路舞動現象進行了大量研究,并且在舞動機理、線路舞動防治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但由于他們大多只進行了舞動理論、模型分析和防舞動設備的設計方面的研究工作,關于輸電線路舞動檢測的成熟產品很少,目前只研究出用導線專用紅外攝像頭來監測電線舞動的方法,但這種方法獲取的是線路舞動圖形數據,傳輸數據量大,數據處理復雜,不易實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對輸電線線路舞動傳輸數據量大,數據處理復雜,不易實行的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振動式輸電線舞動檢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振動式輸電線舞動檢測裝置,包括振動傳感器和與振動傳感器連接的數據采集器,所述數據采集器還與GSM模塊連接;所述振動傳感器的輸出端與數據采集器的輸入端相連,數據采集器的輸出端與GSM模塊的輸入端相連;所述振動式輸電線舞動檢測裝置還包括用于接收處理GSM模塊發送信息的報警服務器。
如前所述的一種振動式輸電線舞動檢測裝置,還包括為其供電的電源,所述電源包括太陽能電池和與太陽能電池連接的電源管理芯片。
進一步的,所述電源管理芯片為LT1764A-ADJ和LT1764A。
優選的,所述振動傳感器有三個,均與數據采集器連接。
優選的,所述數據采集器包括模數轉換器和編碼器,所述模數轉換器的輸入端與振動傳感器輸出端連接,模數轉換器的輸出端與編碼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編碼器的輸出端與GSM模塊的輸入端連接。
優選的,所述振動傳感器為RPY6700。
優選的,所述數據采集器為C8051F340。
優選的,所述GSM模塊為TC35i。
優選的,所述振動傳感器安裝在被測電線的中部。
采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振動式輸電線舞動檢測裝置,通過安裝輸電線上的振動式傳感器測量的舞動電信號,再通過數據采集器對信號進行數字化處理,然后將舞動信息通過GSM模塊發送到報警服務器,報警服務器根據信號分析電線的舞動狀況,判斷電線的舞動振幅是否超過警戒值,實現對輸電線舞動狀況的檢測,以減少由于輸電線大舞動或短路造成的損失,提高供電線路的運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使用振動傳感器對輸電線舞動進行檢測,檢測裝置簡易方便,,原理成熟,運行可靠性高,能夠在輸電線路發生大舞動、發生斷線停電等大事故以前及時發現并對線路進行處理,避免造成重大的損失。
附圖說明
圖1示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示意圖;
圖2示出本實用新型又一具體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3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示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基本實施方式,包括振動傳感器和與振動傳感器連接的數據采集器,所述數據采集器還與GSM模塊連接;所述振動傳感器的輸出端與數據采集器的輸入端相連,數據采集器的輸出端與GSM模塊的輸入端相連;所述振動式輸電線舞動檢測裝置還包括用于接收處理GSM模塊發送信息的報警服務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自貢供電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自貢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5521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