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熱保暖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54635.2 | 申請日: | 2013-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410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屈百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3B7/02 | 分類號: | A43B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122 江蘇省無錫***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熱 保暖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熱保暖鞋。
背景技術
千百年來,人們對冬季腳部御寒保暖朝思暮想,但這至今仍是無法完滿解決的難題。現有的方法多數是保溫時間短,遠遠不能滿足生活實際的穿著要求;要么是充熱時間長,應用極不方便;還有的結構復雜、脆弱且額外負重大,穿著時易損壞,使用相當麻煩。因此,亟待研發一種既輕便、簡潔,又經濟、長效的電熱保暖鞋。如果所研發的電熱保暖鞋能夠以這樣的程序:充熱時,拔出后跟塞,將充熱器插口體插入充熱口,再將充熱器主體上的插銷插入市電插座,即開始充熱;當蓄熱器的溫度達到設定值時,熱量很快通過配合頭傳至充熱器插口的傳感器,充熱器電路應時動作,切斷市電線路,停止充熱;充熱完成,從充熱口拔出插口體,再將后跟塞插入充熱口以阻止熱量從此處擴散。這樣,蓄熱器的熱量以緩慢的速度向上部擴散,傳至鞋內。從而,實現了電熱保暖鞋充熱、保溫的輕便、簡潔、經濟、長效愿望。
發明內容
為滿足人們輕便、簡潔、經濟、長效的冬季腳部御寒保暖要求,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效電熱保暖鞋。電熱保暖鞋由電熱保暖裝置、鞋體、保溫套、后跟塞和電熱器構成。電熱保暖裝置裝配在鞋體的鞋底結構內。電熱保暖裝置內嵌套保溫套,保溫套內套裝電熱器。在電熱保暖裝置的后端鞋底結構的后端,裝有可拔出和插入的后跟塞。電熱保暖裝置由外絕熱殼、間隙、電熱器和插頭構成。外絕熱殼在電熱保暖裝置最外層。間隙為外絕熱殼與電熱器之間的保溫空間,其內嵌裝保溫套。保溫套包括充熱口、電熱器腔和套體。保溫套的處于鞋后跟段開有充熱口,口內為電熱器腔。電熱器腔為套體內部用于裹套電熱器的空間。套體為有石棉材料制成的絮狀保溫性支撐組織。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電熱保暖鞋由電熱保暖裝置、鞋體、保溫套、后跟塞和電熱器構成。電熱保暖裝置裝配在鞋體的底部,即鞋底結構內。電熱保暖裝置內嵌套保溫套,保溫套內套裝電熱器。在電熱保暖裝置的后端鞋底結構的后端,裝有可拔出和插入的后跟塞。
電熱保暖裝置由外絕熱殼、間隙、電熱器和插頭構成。外絕熱殼在電熱保暖裝置最外層,為不銹鋼薄板材料制成的中空絕熱套結構。間隙為外絕熱殼與電熱器之間的保溫空間,其內嵌裝保溫套。
保溫套包括充熱口、電熱器腔和套體。保溫套的處于鞋后跟段開有充熱口,口內為電熱器腔。電熱器腔為套體內部用于裹套電熱器的空間。套體為有石棉材料制成的絮狀保溫性支撐組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決了千百年無法解決的腳部御寒保暖難題,方便、簡潔地給足部保暖保健。腳底部位發熱,對人體取暖保暖最直接、明顯和高效。在發熱保暖的同時,給足部穴位進行紅外線理療保健,輔助人體新陳代謝,起到炙熱足穴疏經活血、驅散寒氣預防疾病等功效。免去了價格昂貴的特制航空級電池供熱方法,操作簡便且充熱迅速、保溫長久,5分鐘充滿一次熱可持續保溫6到小時以上。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熱保暖鞋裝配示意圖。
圖2是電熱保暖鞋的電熱保暖裝置裝配結構剖視圖。
圖3是電熱保暖鞋的電熱保暖裝置裝配結構俯向剖視圖。
圖4是電熱保暖裝置的保溫套結構側向剖視圖。
圖5是電熱保暖裝置的保溫套結構俯向剖視圖。
圖6是電熱保暖裝置的電熱器結構俯視圖。
圖7是電熱保暖裝置的電熱器結構俯視剖視圖。
圖8是電熱保暖鞋的后跟塞結構主視圖。
圖9是電熱保暖裝置的保溫套結構視圖。
圖10是電熱保暖裝置的保溫套結構俯視圖。
圖11是電熱保暖鞋的充熱器插口體端結構主視圖。
圖12是充熱器插口體端結構的C-C向剖視圖。
圖13是電熱保暖鞋的充熱器主體端結構俯視圖。
圖14是充熱器主體端結構仰視圖。
圖15是充熱器的電路結構圖。
圖1~6中:1.電熱保暖裝置,2.鞋體,3.保溫套,4.扣塞,5.電熱器。
圖2~7中:1.1.外絕熱殼,1.2.間隙,1.3.插頭。
圖4~5中:3.1.充熱口,3.2.電熱器腔,3.3.套體。
圖7中:5.1.配合頭,5.2.電熱管,5.3.蓄熱器,5.4.絕熱殼。
圖8~10中:4.1.塞蓋,4.2.塞體,4.3.插頭腔,4.4.空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5463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