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旋挖鉆機加壓系統及具有其的旋挖鉆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53452.9 | 申請日: | 2013-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966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明(設計)人: | 尹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聯重科樁工機械有限公司;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02 | 分類號: | E21B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施娥娟;李雪 |
| 地址: | 2016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鉆機 加壓 系統 具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鉆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旋挖鉆機的加壓系統及具有其的旋挖鉆機。
背景技術
目前,建筑施工現場多使用旋挖鉆機進行樁基成孔作業或進行其他地面旋挖鉆孔作業,該設備為旋挖鉆孔專用設備。在旋挖鉆機施工時,需要不時地提升鉆桿用于卸土,提升動力頭前需要先反轉動力頭,將機鎖桿最內部的桿的鎖點與與之配合的外桿的內鍵進行解鎖。由于旋挖鉆機工作環境存在復雜性,難免出現鉆桿解鎖不徹底,發生“砸桿”現象。
請參閱圖1,圖1為目前的旋挖鉆機的加壓系統示意圖,加壓油缸10的有桿腔和無桿腔分別與第一工作油路20和第二工作油路30連接,第一工作油路20的油口B和第二工作油路30的油口A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性地連接進油或回油。第一工作油路20上還設置有平衡閥24,當發生“砸桿”現象時,鉆桿的沖擊力傳遞給動力頭,動力頭和加壓油缸10的活塞桿為剛性連接,使得活塞桿朝著有桿腔的一端快速移動,“砸桿”的沖擊使得加壓油缸10有桿腔油壓壓力瞬間超大,造成加壓油缸10的缸筒鼓起或爆裂、動力頭及附屬馬達、減速機端蓋等零部件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旋挖鉆機加壓系統,該系統可在“砸桿”現象發生時及時安全泄壓,減少對相關元件的壓力沖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旋挖鉆機加壓系統,包括加壓油缸、分別與所述加壓油缸的有桿腔和無桿腔連接的第一工作油路和第二工作油路,所述加壓系統還包括將所述加壓油缸的有桿腔的壓力限制在預設值以內的過載保護裝置。
優選地,所述過載保護裝置為溢流閥,所述溢流閥的進油端與所述加壓油缸的有桿腔連通,其出油端與油箱或其他低壓管路相連。
優選地,所述溢流閥具有一開啟壓力,所述開啟壓力等于所述預設值。
優選地,所述過載保護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一工作油路上。
優選地,所述過載保護裝置與所述有桿腔連接,且獨立于所述第一工作油路。
優選地,所述加壓系統還包括向所述無桿腔補油的補油閥。
優選地,所述補油閥為設置于所述第二工作油路上的單向閥。
優選地,所述加壓系統還包括設置于第一工作油路上的平衡閥,所述平衡閥包括并聯設置的單向閥和先導式溢流閥,所述單向閥的進油口和先導式溢流閥的出油口共同連接至第一工作油路的進油口,單向閥的出油口和先導式溢流閥的進油口共同連接至所述加壓油缸的有桿腔,所述先導式溢流閥的液控口連接至所述第二工作油路。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旋挖鉆機,包括鉆桿及與鉆桿的一端連接的動力頭,還包括上述的旋挖鉆機加壓系統。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過載保護裝置,當發生“砸桿”現象使得加壓油缸的有桿腔壓力急劇增大超過預設值時,過載保護裝置對有桿腔的部分油液及時泄壓并將有桿腔內的油液壓力維持預設值以內,避免了“砸桿”現象發生的瞬間因壓力沖擊過大導致加壓油缸爆裂、動力頭及附屬馬達、減速機端蓋損壞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旋挖鉆機加壓系統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旋挖鉆機加壓系統示意圖。
符號說明
10、加壓油缸????????20、第一工作油路????22、溢流閥????24、平衡閥
30、第二工作油路????32、補油閥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2,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旋挖鉆機加壓系統,該系統包括加壓油缸10、分別與所述加壓油缸10的有桿腔和無桿腔連接的第一工作油路20和第二工作油路30以及將所述加壓油缸10的有桿腔的壓力限制在預設值以內的過載保護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過載保護裝置,當發生“砸桿”現象使得加壓油缸10的有桿腔壓力急劇增大至超過預設值時,過載保護裝置對有桿腔的部分油液及時泄壓并將有桿腔內的油液壓力維持在預設值以內,避免了“砸桿”現象發生的瞬間因壓力沖擊過大導致加壓油缸10爆裂、動力頭及附屬馬達、減速機端蓋損壞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聯重科樁工機械有限公司;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中聯重科樁工機械有限公司;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5345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