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外科手術用激光尺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52136.X | 申請日: | 2013-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909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英澤;陳偉;張奇;王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英澤 |
| 主分類號: | A61B5/107 | 分類號: | A61B5/107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冀科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曹淑敏;劉偉 |
| 地址: | 050051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科手術 激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外科手術時使用的用于測量人體組織長度的激光尺,屬于測量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骨科臨床實踐中,患者可能存在組織缺損,例如皮膚缺損、骨缺損、肌腱缺損、血管神經嚴重損傷或缺損,修復組織缺損時往往需切取自體骨、肌腱、血管、神經等。此外,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或者椎體結核、肢體畸形或短縮等骨科常見的疾病或畸形,在治療中往往需行椎體撐開植骨、椎板間植骨或關節突間植骨、或骨缺損植骨等操作,治療時也需要切取自體骨移植。在切取充分組織修復缺損的同時,為了避免切取自體移植物過長、過大而增加手術損傷,需要精確量化測量缺損的長度、面積和體積,并根據測量的數字量化切取移植物。
目前,臨床實踐中一般以普通直尺作為人體組織或組織缺損的測量工具,其缺點是術前需要消毒,操作比較繁瑣,而且由于操作空間的限制,術中使用時無法精確測量切口深處的組織缺損。此外,利用普通直尺在術中進行實時測量還會影響手術操作,導致手術時間延長,給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因此,如何方便而準確地測量人體組織缺損和量化切取移植物就成為醫務人員所面臨的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之弊端,提供一種可以方便而準確地測量人體組織缺損和量化切取移植物的外科手術用激光尺。
本實用新型所述問題是以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外科手術用激光尺,構成中包括激光光源、透明尺和前壁帶有出光口的殼體,所述激光光源固定在殼體的內后部,其出光面與殼體前壁上的出光口相對,所述透明尺封堵在殼體的出光口上。
上述外科手術用激光尺,構成中還包括遮光裝置,所述遮光裝置包括兩塊位于同一平面且與激光光源的光軸垂直的矩形激光擋板,二者位于激光光源與殼體的前壁之間,每個激光擋板的兩個側邊分別通過兩個豎直滑軌與殼體的兩個側壁滑動連接。
上述外科手術用激光尺,所述遮光裝置還包括擋板調節裝置,所述擋板調節裝置包括兩個絲母和兩個豎直絲桿,兩個絲母分別固定在兩個激光擋板上,兩個絲桿分別穿過殼體的頂板和底板并分別通過兩個軸承與殼體連接,二者位于殼體內部的一端分別旋入兩個絲母內,位于殼體外部的一端均設置有擋板調節旋鈕。
上述外科手術用激光尺,所述激光光源包括激光器和凹透鏡,所述激光器固定在殼體的后壁上,其出光面與殼體前壁上的出光口相對,所述凹透鏡位于激光器的前部并與殼體固定連接。
上述外科手術用激光尺,所述激光光源還包括凸透鏡,所述凸透鏡位于凹透鏡的前部且與凹透鏡同軸,其后側焦點與凹透鏡的后側焦點重合。
本實用新型用激光將透明尺的刻度投影到被測人體組織上,實現對組織缺損和切取移植物的遠距離非接觸測量,該裝置無需消毒,也不受操作空間的限制,可以方便而精確地測量切口深處的組織缺損,在術中進行實時測量并指導自體移植物的切取時不會影響手術操作,因而可有效提高手術效率,減輕患者的痛苦。
遮光裝置用于調節激光的照射范圍,使光斑邊線與組織缺損或切取移植物的邊界重合,這樣便于激光尺的讀數和移植物的切取。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激光光源為發散光源時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激光光源為發散光源時本實用新型的測量原理圖;
圖3是激光光源為發散光源時的光路圖;
圖4是激光光源為平行光源時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激光光源為平行光源時的光路圖。
圖中各標號為:1、殼體,2、激光器,3、凹透鏡,4、絲母,5、擋板調節旋鈕,6、絲桿,7、激光擋板,8、透明尺,9、豎直滑軌,10、凸透鏡,11、人體組織。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包括殼體1、激光光源,遮光裝置和透明尺8,其中,遮光裝置包括絲母4、擋板調節旋鈕5、絲桿6、激光擋板7和豎直滑軌9。透明尺8安裝在殼體1前部的出光口上,激光光源發出的光經透明尺8照射在被測人體組織上。旋轉擋板調節旋鈕5可以使絲母4沿絲桿6上下移動,與絲母4相連的激光擋板7在絲母4的帶動下沿豎直滑軌9上下滑動,于是兩激光擋板7之間的距離發生改變,達到調節光帶寬度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英澤,未經張英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5213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