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虹膜檢測的驗光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48979.2 | 申請日: | 2013-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286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蔣曉捷 | 申請(專利權)人: | 蔣曉捷 |
| 主分類號: | A61B3/103 | 分類號: | A61B3/103;A61B5/11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24 上海市浦東新***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虹膜 檢測 驗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驗光儀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虹膜檢測的驗光儀。
背景技術
人眼睛的外觀圖由鞏膜、虹膜、瞳孔三部分構成。鞏膜即眼球外圍的白色部分,約占總面積的30%;眼睛中心為瞳孔部分,約占5%;虹膜位于鞏膜和瞳孔之間,包含了最豐富的紋理信息,占據65%。外觀上看,由許多腺窩、皺褶、色素斑等構成,是人體中最獨特的結構之一。虹膜的形成由遺傳基因決定,人體基因表達決定了虹膜的形態、生理、顏色和總的外觀。人發育到八個月左右,虹膜就基本上發育到了足夠尺寸,進入了相對穩定的時期。除非極少見的反常狀況、身體或精神上大的創傷才可能造成虹膜外觀上的改變外,虹膜形貌可以保持數十年沒有多少變化。另一方面,虹膜是外部可見的,但同時又屬于內部組織,位于角膜后面。要改變虹膜外觀,需要非常精細的外科手術,而且要冒著視力損傷的危險。虹膜的高度獨特性、穩定性及不可更改的特點,是虹膜可用作身份鑒別的物質基礎。相對現有成熟的指紋識別技術來說,虹膜具備更高的獨特性,唯一性,并且是更加友好的非接觸檢測方式。
現有技術的電腦驗光儀由于沒有身份識別功能,無法記錄建立被測者的歷史數據,只能做單次的檢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檢測被測者的虹膜特征并記錄檢測數據,且其使用方便快捷,可有效提高驗光效率的具有虹膜檢測的驗光儀。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虹膜檢測的驗光儀,包括驗光模塊、數據處理模塊和通迅模塊,所述驗光模塊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數據處理模塊的輸出端與所述通迅模塊相連接,還包括虹膜檢測模塊,所述虹膜檢測模塊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的輸入端相連接。
所述虹膜檢測模塊包括近紅外光源、采集相機和用于提取眼球的虹膜特征碼電路,所述近紅外光源、采集相機均與所述虹膜特征碼電路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虹膜特征碼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相連接。
所述驗光模塊包括紅外光源、光路和CMOS相機,所述紅外光源和CMOS相機與所述光路相連接,所述光路的輸出端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積極的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設有虹膜檢測模塊,可以有效的檢測被測者的虹膜特征,通過數據處理模塊進行處理并記錄檢測數據,形成一條完整的用戶驗光記錄,使用方便快捷,而且可以通過通迅網絡將相關驗光記錄上傳至數據服務器進行保存,可以更方便地滿足對用戶視力健康評測時的數據需求,可有效的提高驗光效率,實用性好。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圖1和圖2顯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框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圖。
見圖1和圖2,一種具有虹膜檢測的驗光儀,包括驗光模塊1、數據處理模塊2和通迅模塊3,所述驗光模塊1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的輸出端與所述通迅模塊3相連接,還包括虹膜檢測模塊4,所述虹膜檢測模塊4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的輸入端相連接,眼睛5通過驗光模塊1和虹膜檢測模塊4采集數據,同時通迅模塊3通過無線或有線將數據傳輸至數據服務器6內進行分類存儲。設有虹膜檢測模塊,可以有效的檢測被測者的虹膜特征,通過數據處理模塊進行處理并記錄檢測數據,形成一條完整的用戶驗光記錄,使用方便快捷,而且可以通過通迅網絡將相關驗光記錄上傳至數據服務器進行保存,可以更方便地滿足對用戶視力健康評測時的數據需求,可有效的提高驗光效率,實用性好。在本實施例中,通迅模塊主要用于將驗光儀與互聯網建立鏈接的模塊,其主要包括以太網卡、無線路由等通迅設備。
所述虹膜檢測模塊4包括近紅外光源41、采集相機42和用于提取眼球的虹膜特征碼電路43,所述近紅外光源41、采集相機42均與所述虹膜特征碼電路43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虹膜特征碼電路43的輸出端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相連接。
所述驗光模塊1包括紅外光源11、光路12和CMOS相機13,所述紅外光源11和CMOS相機13與所述光路12相連接,所述光路12的輸出端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蔣曉捷,未經蔣曉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489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