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旋壓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48121.6 | 申請日: | 2013-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900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莊章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莊章彬 |
| 主分類號: | B21D37/12 | 分類號: | B21D37/12;B21D37/01;B21D22/18;B30B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旋壓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旋壓機。
背景技術
旋壓成形作為塑性加工的一個重要分支,由于容易實現產品輕量化、柔性化、高效、精密的成形制造而在塑性加工中受到特別的重視,在航空、航天、兵器等金屬精密加工技術領域占有重要地位。旋壓是一種綜合了鍛造、擠壓、拉深、彎曲、環軋、橫軋和滾壓等工藝的少無切削加工的先進工藝。是利用旋壓工具對旋轉坯料施加壓力,使之產生連續的局部塑形變形而成形為所需空心回轉零件的塑性加工方法,是制造薄壁回轉體零件常用的一種工藝方法,可以完成拉深、翻邊、收口等多種不同的成形工序。旋壓加工用的機械設備稱之為旋壓機或者旋壓機床。現有的旋壓機一般采用普通機床改造而成,普遍存在沖擊振動現象,噪音大,振動大,而且操作不方便,運行不穩定,并造成工件表面質量差,變形不均勻,機械性能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便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新型旋壓機,其運行穩定,噪音和振動小,操作方便,加工成的產品表面質量好,外觀圓滑,精度高,產品機械性能穩定,非常方便實用。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旋壓機,包括控制箱、工作臺、線路箱和旋壓機構,所述控制箱固定連接于工作臺側上方,工作臺底部設置有橡膠底座,控制箱與工作臺之間設置有加強肋,所述旋壓機構包括安裝在工作臺上的電動機、安裝在該電動機上的下夾具、與電動機相對設置的旋壓頭、安裝在該旋壓頭上的上夾具、以及用于驅動旋壓頭的伺服馬達;旋壓頭上設置有由滑塊和導柱組成的旋壓導向機構,所述導柱固定連接于工作臺上,所述滑塊安裝于旋壓頭上,并與導柱滑動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工作臺及控制箱表面分別設置有玻璃鋼防腐層,所述控制箱上設置有觸摸屏和控制按鈕;工作臺上還設置有運行電箱。
作為優選,所述導柱為四個,四個導柱的頂部設置有一平臺,伺服馬達安裝于所述平臺上;所述線路箱設置于工作臺的下方。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采用控制箱和伺服馬達控制旋壓頭,能有效地控制旋壓深度,加工精度可達0.02mm。采用四個導柱導向旋壓,使本實用新型的運行穩定性得到保證,也有利于保證旋壓工件的機械性能和良好的外觀效果。產品旋壓無接口,走料均勻,過渡圓滑。旋壓后的產品接合強度可通過較高的壓力(超過25MP)測試。本實用新型便于操作,可隨時停止或啟動,操作時間短,整個旋壓過程只需30秒左右,工作臺底部設置有橡膠底座,讓本實用新型的放置更為穩固,提高了旋壓加工精度。控制箱與工作臺之間設置有加強肋,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強度,非常方便實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控制箱;2、工作臺;3、線路箱;6、橡膠底座;7、加強肋;11、觸摸屏;21、運行電箱;41、電動機;42、旋壓頭;43、伺服馬達;44、平臺;51、滑塊;52、導柱;411、下夾具;421、上夾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旋壓機,包括控制箱1、工作臺2、線路箱3和旋壓機構,所述控制箱1固定連接于工作臺2側上方,工作臺2底部設置有橡膠底座6,作為優選,橡膠底座6設置于工作臺2支撐柱的底部。橡膠底座6讓本實用新型的放置更為穩固,提高了旋壓加工精度。控制箱1與工作臺2之間設置有加強肋7,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強度。所述線路箱3設置于工作臺2的下方。
所述旋壓機構包括安裝在工作臺2上的電動機41、安裝在該電動機41上的下夾具411、與電動機41相對設置的旋壓頭42、安裝在該旋壓頭42上的上夾具421、以及用于驅動旋壓頭42的伺服馬達43。電動機41倒置安裝在工作臺2上,用于固定工件的下夾具411安裝于電動機41的輸出端,電動機41為工件旋轉提供動力。上夾具421設置于旋壓頭42下部,且與下夾具411位置對應,
為保證旋壓頭42運行的穩定,旋壓頭42上設置有由滑塊51和導柱52組成的旋壓導向機構,所述導柱52固定連接于工作臺2上,所述滑塊51安裝于旋壓頭42上,并與導柱52滑動連接。旋壓導向機構使得旋壓頭42在上下運行時始終保持方向唯一,以利于旋壓工件性能的穩定和外觀的圓滑。在本實施例中,作為優選,所述導柱52為四個,四個導柱52的頂部設置有一平臺44,伺服馬達43安裝于所述平臺44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莊章彬,未經莊章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4812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