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生態高效灌溉渠道系統設施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48055.2 | 申請日: | 2013-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342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國;單艷紅;朱勵軍;顏廷梅;呂寒;陳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02B13/00 | 分類號: | E02B13/00;E02B1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 地址: | 210008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態 高效 灌溉渠道 系統 設施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田灌溉基礎設施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集生態與高效于一體的稻田灌溉基礎設施技術。
背景技術
我國的農田灌溉渠道,按其橫斷面幾何形狀可分為梯形、矩形、半圓形和U形,按其材料可分為土質,磚石和混凝土,其中,梯形渠道為土質或混凝土材料,矩形渠道為磚石或混凝土材料,半圓形和U形為混凝土材料,目前應用最廣的是梯形和矩形渠道。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土地整理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對U形渠道優勢認識的逐步提高,U形渠道在土地整理中的應用逐漸增多。在現有U形渠道特別是稻田U形農渠中,目前普遍存在著如下問題,一是渠道底部與田面間的高差較大,灌溉時浪費水資源;二是根據農事需要封堵或開啟灌水口時,常采用土壤或土壤袋來完成這一操作,這樣做費工費時;三是灌溉速度慢;四是渠道阻礙了某些動物的遷徙。總之,上述問題,影響著稻田利用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實用新型內容
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稻田農渠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生態高效灌溉渠道系統設施,利用本實用新型不僅能高效利用水資源,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灌溉效率和勞動生產率,而且有利于增加稻田的生物多樣性,提高生態效益。本實用新型具有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益、灌溉效率、勞動生產率、生態效益,節省耕地,工程造價和維護成本低,堅固耐用,操作維護簡單,便于大面積推廣應用等特點。
技術方案:生態高效灌溉渠道系統設施,包括渠道和附屬建筑物,所述渠道的橫斷面為U形,渠道的底部低于田面;所述附屬建筑物包括灌水槽、灌水閘、生態板和節制閘,所述灌水槽位于每一灌溉小區中間部位的渠道側邊上,其底部與田面同高;所述灌水閘為楔式閘板式閘閥,位于灌水槽中且緊靠渠道上沿;所述生態板為一面設有起伏波紋的板材,其分段交叉斜靠在渠道內側的底部和上沿邊且波紋面朝上;所述節制閘為楔式閘板式閘閥,分段設置在渠道中。
所述渠道的上寬和高均為50cm、底部低于田面5cm,采用混凝土板材砌成。
所述灌水槽的寬為30cm、高為45cm、長為50cm,采用磚混砌成。
所述生態板為一面具有階梯狀起伏的30cm×58cm×5cm混凝土板材,階梯三邊的長度分別為1cm、1.8cm和4.5cm,其中長邊位于板材面上,每隔50米交叉斜靠在渠道兩內側的底部和上沿邊,相鄰兩交叉生態板的間距為1m。
所述節制閘每隔80米設置在渠道中。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生態高效灌溉渠道系統設施,是在現有稻田土質農渠基礎上進行一定的生物工程改造形成的。通過合理構建U形渠道,既提高了輸水性能又節省了耕地;通過合理設置渠道底部與田面間的高差,既能高效利用水資源又能保護田間動物;通過合理設置灌水槽底部的高度,降低了灌水對田面的沖刷;通過設置楔式閘板式灌水閘閥,降低了活勞動投入;通過設置節制閘,提高了灌溉效率;通過設置生態板,既有利于田間動物的遷徙,提高了生態效益,也有利于沉降灌水中的漂浮物;同時工程造價和維護成本低、堅固耐用、操作維護簡單、便于大面積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灌溉渠道設施布局俯視示意圖,圖中1渠道,2灌水槽,3節制閘,4生態板,5灌水閘;
圖2為本申請渠道剖面示意圖,圖中5灌水閘,6田埂,7田面;
圖3為本申請生態板縱斷面示意圖,圖中8為起伏波紋。
圖4為本申請生態板在渠道截面中的設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具體實施方式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凡是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本實施例是基于中國太湖地區稻田農渠而設計的。
實施例1:
生態高效灌溉渠道系統設施,包括渠道和附屬建筑物。所述渠道1的橫斷面為U形并采用U形混凝土板材硬質化,渠道的上寬和高均為50cm、底部低于田面5cm。所述附屬建筑物包括灌水槽2、灌水閘5、生態板4和節制閘3。所述灌水槽位于每一灌溉小區中間部位的渠道側邊上,灌水槽的底部與田面同高,其寬為30cm、高為45cm、長為50cm;所述灌水閘為楔式閘板式閘閥,其設置在灌水槽中且緊靠U形混凝土板材的上沿;所述生態板為一面具有若干階梯的30cm×58cm×5cm混凝土板材,階梯三邊的長度分別為1cm×1.8cm×4.5cm,其中長邊位于板材面上,每隔50米交叉斜靠在渠道兩內側的底部和上沿邊且階梯面朝上,相鄰兩交叉生態板的間距為1m;所述節制閘每隔80米設置在渠道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4805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