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應用于髖臼發育不良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術中髖臼模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47837.4 | 申請日: | 2013-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081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斌;林向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F2/46 | 分類號: | A61F2/46;A61B17/56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師事務所 33233 | 代理人: | 陸永強 | 
| 地址: | 310007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應用于 發育 不良 髖關節 置換 術中髖臼 模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應用于髖臼發育不良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術中髖臼模板。
背景技術
成人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DH)的晚期骨關節炎出現髖關節疼痛、功能障礙等癥狀時,需要進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全髖關節置換術是骨科臨床的重要術式之一,其療效取決于手術的細節,特別是假體的精確放置。由于髖臼解剖位置深,骨盆的形狀又不規則,給術中髖臼假體放置的定向造成一定困難。特別對髖臼發育不良的全髖關節置換,由于髖關節發育異常,髖臼假體位置的確認和假體前傾角和外翻角的控制是該手術的關鍵點。這就需要重新建立最佳的髖臼旋轉中心,進行術中髖臼位置和角度的控制。
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解剖型生物固定型成人髖臼發育不良人工髖臼假體[申請號:201120279489.2],假體由鈦合金制造。假體底面為與正常髖臼外緣一致的穹頂狀,根據底面前緣寬度,分為左髖A、B及右髖A、B四種型號假體,A型假體底面前緣寬度10毫米,B型假體底面前緣寬度20毫米,從側面觀,底面內外緣為與正常髖臼外緣一致的圓弧狀;假體前面高約6厘米;后面高約9厘米;假體與髂骨接觸面有三根直徑1厘米長3厘米的圓柱,假體髂骨接觸面及3根鈦合金圓柱表面均鍍上一層羥基磷灰石。
上述方案雖然能夠實現對髖臼發育不良的全髖關節置進行修復,但是仍然存在著設計不夠合理,增加了手術難度,需要手術時間較長,以及會給患者造成的進一步的創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降低了手術難度的應用于髖臼發育不良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術中髖臼模板。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應用于髖臼發育不良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術中髖臼模板,其特征在于,本術中髖臼模板包括呈片狀且表面與髖臼內側表面相吻合的本體,在本體上設有位于髖臼旋轉中心且貫穿本體的中心導孔。
更進一步的說,根據患者的CT數據,設計個性化模板,在計算機上確認髖關節的旋轉中心,計算術中擬行的髖臼旋轉中心和術前實際的旋轉中心的距離,合理安排新的旋轉中心。
在上述的應用于髖臼發育不良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術中髖臼模板中,所述的本體以髖臼下緣髖臼切跡和髖臼唇為骨性標志。
在上述的應用于髖臼發育不良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術中髖臼模板中,所述的本體以假髖臼邊緣為骨性標志。
在上述的應用于髖臼發育不良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術中髖臼模板中,所述的本體上設有具有軸向通孔的中心導柱,所述的軸向通孔與中心導孔貫通。
在上述的應用于髖臼發育不良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術中髖臼模板中,所述的軸向通孔與中心導孔的直徑相等且直徑大小為3.0mm-3.5mm。
在上述的應用于髖臼發育不良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術中髖臼模板中,所述的中心導柱外翻45°角且前傾18°角。
在上述的應用于髖臼發育不良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術中髖臼模板中,所述的中心導柱與本體連為一體式結構。
在上述的應用于髖臼發育不良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術中髖臼模板中,所述的本體為等厚度片狀體。
在上述的應用于髖臼發育不良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術中髖臼模板中,本術中髖臼模板由ABS高分子工程塑料制成。
更進一步的說,術中髖臼模板由ABS高分子工程塑料制成在快速成型機上完成成型過程。系統參數設置:加工層厚0.1mm,加工速度500mm/s,溫度40℃±2℃,整個成型過程約3-25小時。重建模型經戊二醛熏蒸消毒2-6小時后直接在手術臺上使用。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應用于髖臼發育不良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術中髖臼模板中的優點在于:1、設計合理,結構簡單,降低了手術難度,且成本較低。2、髖臼旋轉中心定位準確,節省了手術時間,且不會對患者造進一步的創傷。3、適用性好,能夠根據不同患者定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本體1、中心導孔2、軸向通孔3、軸向通孔31。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應用于髖臼發育不良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術中髖臼模板,其特征在于,本術中髖臼模板包括呈片狀且表面與髖臼內側表面相吻合的本體1,在本體1上設有位于髖臼旋轉中心且貫穿本體1的中心導孔2。根據患者的CT數據,設計個性化模板,在計算機上確認髖關節的旋轉中心,計算術中擬行的髖臼旋轉中心和術前實際的旋轉中心的距離,合理安排新的旋轉中心。術前常規行骨盆及股骨上段X線檢查。術前行股骨髁上骨牽引2例,牽引時間7-10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4783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