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液壓鉗防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47441.X | 申請日: | 2013-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213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湯星啼;左秀華;邴通林;李友軍;涂金武;李輝;劉佳娜;韓演濤;楊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19/16 | 分類號: | E21B19/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實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張少宏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壓 防護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鉗防護裝置,屬于石油鉆井、采油及修井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石油鉆井、采油及修井過程中,經常采用液壓鉗旋緊或卸開鉆桿、油管連接螺紋。液壓鉗是油井作業起下管柱常用工具,在使用過程中開關安全門上卸扣,或維護液壓鉗操作時,將手伸進鉗口操作,由于誤操作等原因,存在較大安全風險,很容易導致夾傷事故的發生。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壓鉗防護裝置。
一種液壓鉗防護裝置,Z字型行程閥固定架連接斜板,Z字型行程閥固定架有2個固定架固定孔分布,斜板有2個行程閥固定孔分布;加長桿連接擋鐵,加長桿有2個固定螺栓連接,安全門連接擋鐵,擋鐵連接頂絲和2個上下調整螺栓;二位四通液控閥為閥板式,二位四通液控閥前面與閥板閥孔對應相通,二位四通液控閥后面與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的閥孔對應相通,二位四通液控閥兩面通過斜向孔與閥芯相通,主液泵連接壓力扭矩表、溢流閥和扭矩調節閥,主液泵連接單流閥及快速接頭,單流閥及快速接頭的另一端連接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和行程閥,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的另一端連接二位四通液控閥,二位四通液控閥的另一端連接主鉗雙向馬達和背鉗油缸,二位四通液控閥連接行程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安全門打開時,行程閥控制二位四通液控閥,即使操作人員有誤動作,而主鉗、背鉗均無操作,消除了夾手隱患。
附圖說明
當結合附圖考慮時,通過參照下面的詳細描述,能夠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許多伴隨的優點,但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如圖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架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架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閥芯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液路連接結構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顯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許多修改和變化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如圖1、圖2、圖3、圖4、圖5和圖6所示,一種液壓鉗防護裝置,主液泵1連接壓力扭矩表4、溢流閥2和扭矩調節閥3,主液泵1連接單流閥及快速接頭12,單流閥及快速接頭12的另一端連接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11和行程閥5,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11的另一端連接二位四通液控閥10,二位四通液控閥10的另一端連接主鉗雙向馬達8和背鉗油缸9,二位四通液控閥10連接行程閥5,
Z字型行程閥固定架13連接斜板23,Z字型行程閥固定架13有2個固定架固定孔14分布,斜板23有2個行程閥固定孔15分布;
加長桿21連接擋鐵6,加長桿21有2個固定螺栓20連接,
安全門7連接擋鐵6,擋鐵6連接頂絲17和2個上下調整螺栓19。
二位四通液控閥10為閥板式,二位四通液控閥10前面與閥板閥孔對應相通,二位四通液控閥10后面與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11的閥孔對應相通,二位四通液控閥10兩面通過斜向孔與閥芯相通。
擋鐵的斜板23為斜坡型,上下可調,補償行程閥閥桿和擋鐵的磨損。通過加長桿固定在安全門上,
在液壓鉗左前導桿與機體連接處連接行程閥5,通過安全門7控制行程閥5。在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11與閥板之間連接二位四通液控閥10。安全門7打開,行程閥5閥芯在彈簧的作用下上移,行程閥5的油腔P和油腔B通,二位四通液控閥10關閉,液路不通,液壓鉗不轉。當安全門7關閉時,行程閥5閥芯被固定在安全門7上的導桿壓下,就使行程閥5的油腔P和油腔A通;控制二位四通液控閥10閥芯壓向左側,二位四通液控閥10通,不影響手動換向閥操作。
如上所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地說明,但是只要實質上沒有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發明點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變形,這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這樣的變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4744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