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冷型無鐵芯直線電機驅動微進給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43997.1 | 申請日: | 2013-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571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伍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嘉興華嶺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5/28 | 分類號: | B23Q5/28;B23Q11/12;B23Q1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魏聿珠 |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冷 型無鐵芯 直線 電機 驅動 進給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超精密微進給機構,特別涉及水冷型無鐵芯直線電機驅動微進給機構,屬于超精密高加減速高分辨率微切削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超精密切削加工、精密光學、微電子技術等學科的迅猛發展,人們對小批量、高精、高質量、高效率的超精密加工技術及裝備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傳統的數控加工技術領域,采用電機帶動滾珠絲杠來實現刀具的定位和驅動,由于中間存在運動形式變換環節,大大限制了加工制造的精度。
CN102601391A公開了一種雙直線電機驅動高頻響微進給伺服刀架。該伺服刀架結構龐大,采用兩個平行直線導軌導向,雙直線電機集中布置在兩直線導軌內側,因此相對于傳統方案,其能耗改善效果有限。受限于該結構布置,直線電機輸出的有效推力較小,因此該伺服刀架持續推力較小,不適用于超高加減速加工領域。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水冷型無鐵芯直線電機驅動微進給機構。該微進給機構工作穩定,持續推力大,定位精度和重復定位精度高,既適用于超高加減速微切削的快刀伺服加工場合;還適用于分辨率高、低加速微切削領域。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所述導軌2固定連接在底座1上,滑塊3位于導軌2上,并與工作臺6連接,防飛車擋塊9位于導軌2的兩端,并設置在底座1上,刀架4位于工作臺6前端,刀具5通過夾持刀具的刀架4連接在工作臺6上,工作臺6與水冷型無鐵芯直線電機組8的動子連接,水冷型無鐵芯直線電機組8的定子固定在底座1上,水冷型無鐵芯直線電機組8的動子通過滑塊3沿著導軌2往復運動,并驅動工作臺6和刀具5往復運動,光柵尺位移傳感器7位于工作臺6的尾端,實時監測刀具5的位移,實現刀具5高精度地微進給動作。
所述水冷型無鐵芯直線電機組8、進液管10和出液管11對稱布置于工作臺6的兩側,導軌2采用單個靜音型導軌精密導向,水冷型無鐵芯直線電機組(8)包括數臺水冷型無鐵芯直線電機,其沿著導軌2的導向方向并行驅動刀具5。
所述水冷型無鐵芯直線電機組8通過油和壓縮空氣循環冷卻。
本實用新型可以取得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運動部件消耗慣性力小,多臺水冷無鐵芯直線電機并行驅動,輸出的有效推力大,有利于實現刀具超高加減速地微進給動作。
本實用新型采用光柵尺位移傳感器7實時監測刀具5的位移,保證了刀具5的超高定位精度、重復定位精度和分辨率,易于實現該微進給機構以微納米級精度工作。
本實用新型采用一根靜音型導軌精密導向,多臺水冷型無鐵芯直線電機對稱布置在導軌2兩側,因此刀具工作平穩,有益于提高微進給質量。
附圖說明:
圖1一種水冷型無鐵芯直線電機驅動微進給機構主視圖
圖2一種水冷型無鐵芯直線電機驅動微進給機構剖視圖
圖3一種水冷型無鐵芯直線電機驅動微進給機構側視圖
圖中:1.底座,2.導軌,3.滑塊,4.刀架,5.刀具,6.工作臺,7.光柵尺位移傳感器,8.水冷型無鐵芯直線電機組,9.防飛車擋塊,10.進液管,11.出液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
水冷型無鐵芯直線電機組8并行驅動工作臺6、刀架4和刀具5,輸出有效推力大,實現刀具高頻超高加減速微進給動作,光柵尺位移傳感器7實時檢測刀具5的位置信號,保證了刀具5的超高定位精度、重復定位精度和分辨率,實現該微進給機構以微納米級精度工作。
位于導軌2兩端的防飛車擋塊9作為硬極限,當滑塊3運動到極限位置時,防飛車擋塊與滑塊硬性接觸,防止運動部件飛車。
冷卻水從進液管10入,從出液管11出,將無鐵芯直線電機工作過程中產生的熱能帶走,保證直線電機平穩工作。水冷型無鐵芯直線電機還可以通過油和壓縮空氣循環冷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嘉興華嶺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嘉興華嶺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4399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