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軸承保持器工件倒角用組合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43215.4 | 申請日: | 2013-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166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田天賀;王學景;何志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聊城市人和精工軸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0 | 分類號: | B21D37/10;B21D53/12 |
| 代理公司: | 山東濟南齊魯科技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朱曉光 |
| 地址: | 2525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軸承 保持 工件 倒角 組合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保持器加工設備,尤其涉及軸承保持器專用工藝裝備。
背景技術
軸承保持器是軸承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先將原料鋼片加工成環片,再進入成型工序。在沖制圓環片工件的過程中,往往會在圓環片工件的內、外邊緣留有毛刺,用于裝配軸承,就會因邊緣毛刺造成對鋼球的劃擦,在鋼球滾動過程中會產生噪音,時間長了會影響軸承運轉精度和使用壽命。目前尚無專用去除邊緣毛刺的工藝裝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專用工裝去除軸承保持器工件邊緣毛刺,結構簡單,加工方便,效率高,質量好,避免因工件邊緣毛刺劃擦鋼球造成噪音,保證軸承運行質量,延長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完成的:設計一種軸承保持器工件邊緣倒角用組合模具,是由連接固定在上模座上的上模與固定裝設在下模座上的下模配合構成,工件放置在下模配合面上,上模為圓柱體模具,下端面為配合平面,中心設有盲孔式芯孔,與下模頂面的芯軸配合,環繞芯孔與工件直徑相同的圓周平面上開有一圈倒角上模槽,與下模上的工件相契合,倒角上模槽的內外圈邊緣均為45°斜面,下模為臺階圓柱體,上部中心為凸出的芯軸,環繞芯軸的配合平面圓周上開設一圈倒角下模槽,內外圈邊緣為45°斜面,與上模配合面上的倒角上模槽相配合,由上模向下模加壓,將工件邊緣壓出倒角。上模頂面同一圓周上均布若干個上模螺孔,與上模座上的上模座螺栓孔相對應,上模座為頂部帶圓盤的圓柱體座,在結合端部平面上同一圓周上均布若干個通透的上模座螺栓孔,與上模的上模螺孔相對應,用上模螺栓將上模與上模座連接固定。下模的倒角下模槽外圈同一圓周平面上,均布若干個軸向的臺階孔式定位針孔,內套定位針,下段內裝定位彈簧,由下面頂住定位針的針座,定位針頂部可向上伸出定位針孔,倒角下模槽的底面均布若干個通透的退料針孔,內裝退料針,退料針底部的退料針座套裝在下模座的退料針座孔內,下模底端凸出的圓盤環狀平面上均布若干下模螺栓孔,內裝下模螺栓,配裝相應的下模座螺孔連接固定下模座。下模座為底部帶圓盤座的圓柱體座,頂部平面的同一圓周上均布若干個下模座螺孔,與下模上的下模螺栓孔相對應,用下模螺栓連接固定,下模座底部中心開有盲孔式退料桿孔,孔內配裝帶端部退料盤的退料桿,退料桿孔頂部圓周平面上均布若干通透的退料針座孔,與上模的退料針孔相對應,退料針座孔內裝退料針底部的退料針座,退料針外套退料彈簧,退料針座壓在退料桿的端面退料盤上面。實際應用時,將上模用固定螺栓固定在上模座上,裝設在加工機床上工作頭上,下模的定位針孔內裝設定位彈簧和定位針,退料針孔內裝好退料針,用連接螺栓將下模與下模座連接固定,定位彈簧被下模座頂面頂住,下模座頂部的退料針座孔套裝退料針的退料針座和退料彈簧,退料針座的底端伸入退料桿孔內,抵壓在退料桿端面的退料盤上面。工作時,軸承保持器工件套在下模芯軸上,嵌入下模的倒角下模槽內,工件外緣由一圈定位針環繞圈住。上模下壓,上模芯孔套裝下模芯軸,上模的倒角上模槽嵌合在下模上的軸承保持器工件上部,下壓時將軸承保持器工件上部內外緣毛刺壓平,形成45°倒角,工件下部內外緣由下模的倒角下模槽壓平、倒角。然后上模抬起,下模座底面的退料桿頂起下模的退料針,將軸承保持器工件頂起,退出下模。然后將下一個工件放到下模上,進入新的循環動作。
按照上述技術方案進行實施、試驗,證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緊湊、合理,配套性能良好,便于維修,與主機配合實現自動化連續生產,使用壽命長,倒角質量好,效率高,保證軸承保持器不劃擦鋼球,有利于軸承運轉穩定,防止因毛刺造成的噪音,較好地達到了預定目標。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配套外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內部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上模2與上模座1配裝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A向仰視圖;
圖5是下模3與下模座4配裝外形圖;
圖6是圖5的B向俯視圖;
圖7是圖6的K向N-N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模座,2—上模,3—下模,4—下模座,5—定位針,6—定位彈簧,7—下模螺栓,8—退料桿,9—退料彈簧,10—退料針,11—上模螺栓;A—視向符號,B—視向符號,D1—倒角上模槽,D2—倒角下模槽,F—定位針孔,G—退料桿孔,H—工件槽孔,K—視向符號,L1—下模螺栓孔,L2—下模座螺孔,M1—上模螺孔,M2—上模座螺栓孔,N—剖面符號,P—退料盤,T—退料針孔,X1—芯孔,X2—芯軸,Y—退料針座,Z—退料針座孔。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聊城市人和精工軸承有限公司,未經聊城市人和精工軸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4321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漲緊裝置
- 下一篇:一種油氣分離器及油氣分離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