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起重機械用鋼絲繩分離桿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41303.0 | 申請日: | 2013-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660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丁典;劉光彥;姚文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照港集團嵐山港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0 | 分類號: | 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826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起重機械 鋼絲繩 分離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起重機械輔助裝置,特別是一種適用于起重機械更換鋼絲時用的分離桿。
背景技術
將含碳量0.5%~0.8%的優質碳素鋼絲經捻繞成繩股后,再將若干繩股圍繞繩芯捻制即形成鋼絲繩。鋼絲繩抗拉強度高,且柔韌性、耐久性、抗磨損性、承載性、抗腐蝕性很強,廣泛用于起重機械的起升、變幅、牽引等機構。鋼絲繩在使用過程中常反復受到拉伸和彎曲,當拉伸和彎曲次數超過一定數值后,就會出現金屬疲勞和損壞,故而起重機械鋼絲繩超過使用期限,或者出現嚴重磨損、斷絲現象時,為了避免發生安全事故,要及時更換。
起重機械更換鋼絲繩是一項工作量大、有一定危險性的工作。在進行鋼絲繩更換時,需將要更換的鋼絲繩滾筒進行提升作業,當滾筒離開地面起升纏繞時,兩個滾筒之間易發生碰撞、擠壓,難以分離。地面人員需要對鋼絲繩滾筒進行控制,在控制過程中易被滾筒碰撞、擠壓造成傷害,存在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簡單快捷、安全有效的起重機械用鋼絲繩分離桿,能將兩個鋼絲繩滾筒進行分離,確保鋼絲繩更換過程中不會發生相互擠壓。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起重機械用鋼絲繩分離桿,其特征在于:包括桿體和桿頭,桿頭上一端有卡環,所述的桿頭為兩個,位于桿體兩端。
上述的桿頭與桿體固定連接。
上述的桿頭卡環處有鋼絲繩鎖緊扣。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分離桿的設計可以有效地將兩個鋼絲繩滾筒進行分離,確保鋼絲繩更換過程中不會發生相互擠壓,保證作業人員人身安全;
2、節省了分離環節,高效的完成鋼絲繩更換工作,節省了人力物力,增加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簡單設計,僅用于鋼絲繩更換時,用以分離兩個鋼絲繩滾筒。其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桿體1和桿頭,桿頭上一端有卡環2。所述的桿頭為兩個,分別固定連接在桿體1兩端。優點是: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廉,便于推廣。使用時將鋼絲繩分別置入桿體1兩端桿頭卡環2內,桿體1長度既是鋼絲繩分離寬度,可以有效地將兩個鋼絲繩滾筒進行分離,確保鋼絲繩更換過程中不會發生相互擠壓,保證作業人員人身安全。
優化方案中,在桿頭卡環2處還有鋼絲繩鎖緊扣3,用于鎖緊鋼絲繩,使本實用新型位置固定在固定的平面。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特定實施方案已經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描述,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對它進行的各種顯而易見的改變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照港集團嵐山港務有限公司,未經日照港集團嵐山港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413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鉆孔機主軸夾頭的握力檢測裝置
- 下一篇:用于拆卸面板與松不脫零件的刀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