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誤碼測試功能的通道化網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39199.1 | 申請日: | 2013-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894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13 |
| 發明(設計)人: | 康清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思邁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46 | 分類號: | H04L12/46;H04L12/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誤碼 測試 功能 通道 化網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網橋,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帶誤碼測試功能的通道化網橋。
背景技術
網橋又稱為網絡橋接器。網橋的功能在延長網絡跨度上類似于中繼器。網橋將兩個相似的網絡連接起來,并對網絡數據的流通進行管理。它工作作于數據鏈路層,不但能擴展網絡的距離或范圍,而且可提高網絡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由于網絡的分段,各網段相對獨立,一個網段的故障不會影響到另一個網段的運行。但是,現有的網橋是在鏈路層純轉發式的橋接,無法對通道兩端的信號質量及數據流量做出評估處理,往往導致通道擁塞,丟包嚴重,甚至是網絡設備大面積阻塞死機的情況。這將給網絡用戶的數據帶來很嚴重的威脅,尤其的那些對數據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網絡數據轉發應用,如基于H.320的網絡視頻會議。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誤碼測試功能的通道化網橋,其具有誤碼測試功能,能對通道的誤碼情況進行監測,且對通道的信號質量和數據流量進行監測,避免數據壞包或丟包以及數據的堵塞。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帶誤碼測試功能的通道化網橋,它包括微處理器MPU、以太網端口和E1端口,所述的微處理器MPU和以太網端口之間連接有信號檢測器和流量檢測器,所述的微處理器MPU和E1端口之間還連接有誤碼測試儀。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
所述的微處理器MPU上連接有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設置有顯示裝置和測試控制按鈕。
所述的微處理器MPU上還連接有誤碼顯示裝置和網管接口。
所述的誤碼顯示裝置為LED燈,所述的LED燈設置在控制面板上。
所述的誤碼測試儀為SM-PRBS-7,由CPLD電路構成。
所述的信號檢測器為SM-XBR2.0。
所述的流量檢測器為XT5600。
所述的微處理器MPU為MCIMX27VOP4A。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帶有誤碼測試裝置,其可對E1通道的信號質量進行測試,誤碼情況和結果進行監測和顯示。
2、本實用新型的以太網端口和微處理器MPU之間連接有信號檢測器,可對以太網端口數據包類別和完整性進行監測,避免數據大量壞包、丟包。
3、本實用新型的以太網端口和微處理器MPU之間連接有流量檢測器,可對以太網端口的數據包類別和擁塞情況進行監測,避免端口數據擁塞和死機。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
如圖1所示的帶誤碼測試功能的通道化網橋,它包括微處理器MPU、以太網端口和E1端口,所述的微處理器MPU和以太網端口之間連接有信號檢測器和流量檢測器,所述的微處理器MPU和E1端口之間還連接有誤碼測試儀。
所述的微處理器MPU上連接有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設置有顯示裝置和測試控制按鈕。
所述的微處理器MPU上還連接有誤碼顯示裝置和網管接口。
所述的誤碼顯示裝置為LED燈,所述的LED燈設置在控制面板上。
所述的誤碼測試儀為SM-PRBS-7,由CPLD電路構成。
所述的信號檢測器為SM-XBR2.0。
所述的流量檢測器為XT5600。
所述的微處理器MPU為MCIMX27VOP4A。
本實用新型的誤碼檢測裝置由CPLD芯片構成,內部數字邏輯電路通過編程器修改和燒結。誤碼測試儀可對E1端口的數據進行誤碼測試,當監測到有誤碼時,誤碼顯示裝置,即LED燈被微處理器MPU控制點亮。信號檢測器對以太網端口的數據包進行監測,當以太網端口的通信質量差時,微處理器MPU則控制降低通道帶寬滿足信號質量的要求避免數據大量壞包或者丟包。流量檢測器對以太網端口的數據擁塞情況進行監測,當以太網端口擁塞時,微處理器MPU向網絡終端設備發出PAUSE暫停信號,避免造成端口的擁塞或者死機。控制面板用于手動控制整個網橋設備。
如上所述即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做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思邁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成都思邁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3919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