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夾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38624.5 | 申請日: | 2013-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309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明(設計)人: | 吳烈師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烈師 |
| 主分類號: | F16B2/06 | 分類號: | F16B2/0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湯保平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與連結物品有關,特別是指一種用于連結對象的夾扣裝置。
背景技術
多數人外出旅游時都會攜帶背包與相機,通常為了方便活動,都會將相機置放于背包內,等到想要拍照時才翻找背包拿出相機,存有相機不便取用以及耗費時間的問題;反之,若為了方便拍照而隨時將相機背負于身上,又會使行動受限,以致面臨兩難的情況。
為了解決此問題,遂出現如圖1所示的利用一般的尼龍搭扣10(俗稱魔鬼氈)分別穿過設于相機袋20的環帶21以及設于背包的環帶(圖中未示),之后利用尼龍搭扣10的絨毛狀母黏扣部11以及毛鉤狀公黏扣部13相互黏合,將相機袋20連結于背包外側,以在背背包的同時將相機設置于背包外側,方便隨時取用相機。然而,此種連結背包與相機袋20的方式,卻存有尼龍搭扣10因長期使用而結合力降低導致無法穩固連結背包與相機袋20的缺點,或是因尼龍搭扣10結合力降低而需經常更換尼龍搭扣10所致的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方便且穩固地連結諸如相機袋與背包二對象的夾扣裝置。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夾扣裝置,主要包含有一第一夾,具有一身部,一連結部以及一卡扣部分別連接于其身部的兩端;一第二夾,具有一身部,一連結部以及一卡扣部分別連接于其身部的兩端,該連結部連結于該第一夾的連結部,該卡扣部可活動地卡扣于該第一夾的卡扣部。
其中該第一夾的連結部為一樞接部,該第二夾的連結部也為一樞接部樞接該第一夾的樞接部。
其中該第一夾的卡扣部為一勾件形成有一卡槽。
其中該第一夾的卡扣部具有一導引面供滑抵該第二夾的卡扣部。
其中該第二夾的卡扣部為一勾件形成有一卡槽。
其中該第二夾的卡扣部具有一導引面供滑抵該第一夾的卡扣部。
其中該第一夾的卡扣部為一桿件。
其中該第二夾的卡扣部為一桿件。
其中該第二夾的卡扣部可撓地與其身部一體。
其中該第二夾的卡扣部是與可分離地設于其身部。
其中該第二夾具有一逃孔供容設第一夾的卡扣部。
其中該第二夾具有一凸耳供接設其卡扣部。
其中該第二夾具有一長槽孔供限制其卡扣部滑移。
其中該第二夾具有一凹槽與其長槽孔相通,一彈簧設于該凹槽。
其中該第二夾具有一彈簧連動其卡扣部,該彈簧為壓縮彈簧、拉伸彈簧、板片彈簧或扭轉彈簧。
其中該第二夾的卡扣部的活動方式為滑移活動或擺轉活動。
其中該第二夾具有一操作部可操作其卡扣部活動。
其中該第二夾的操作部具有一帽蓋。
其還包含有一間隔件設于該第一夾與第二夾間。
其中該第二夾還設有一活動鈕可活動位移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該第二夾還具有一第一止塊以及與該活動鈕連動的一第二止塊;當該活動鈕移動到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二止塊錯開該第一止塊而可受按壓帶動該卡扣部位移;當該活動鈕移動到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二止塊對應到該第一止塊而無法按壓而不可使該卡扣部位移。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方便且穩固地連結諸如相機袋與背包二對象。
有關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夾扣裝置的詳細構造及特點,將于后續的實施方式中予以詳盡描述。然而,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理應了解,該等詳細說明以及實施本實用新型所列舉的特定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申請范圍。
附圖說明
以下將通過所列舉的實施例配合隨附的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及特征,其中:
圖1為一立體示意圖,顯示尼龍搭扣穿設于相機袋的環帶的態樣;
圖2為一立體圖,顯示依據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所為的夾扣裝置,其中第一與第二夾未扣合的態樣;
圖3類同圖2,惟顯示第一與第二夾相互扣合的態樣;
圖4為該較佳實施例的夾扣裝置的局部立體示意圖;為便于說明,圖中僅顯示第一與第二夾而未顯示出桿件;以及
圖5為一縱向剖視圖,顯示第一夾的卡扣部抵靠施壓于桿件的態樣;
圖6為另一方向的縱向剖視圖,顯示第一夾的卡扣部抵靠施壓于桿件的態樣;
圖7為一縱向剖視圖,顯示桿件嵌卡于第一夾的卡槽內的態樣;
圖8為另一方向的縱向剖視圖,顯示桿件嵌卡于第一夾的卡槽內的態樣;
圖9為一縱向剖視圖,顯示本實用新型該較佳實施例的夾扣裝置的另一種態樣;
10是本實用新型再一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以及
圖11是本實用新型又一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烈師,未經吳烈師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3862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