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門把手安裝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36860.3 | 申請日: | 2013-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712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吳志光;曹曉鵬;吳俊男;田建開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帥特龍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1/00 | 分類號: | E05B1/00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甬致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 地址: | 31515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門把手 安裝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件安裝結構,尤其涉及一種汽車門把手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汽車門把手安裝結構,包括鈑金、設置在鈑金內側的基座和設置在基座上的配重塊,鈑金上設置有用于安裝把手的活動孔和定位孔,把手的一端穿過活動孔后與配重塊相配合,把手的另一端穿過定位孔后與基座卡接,基座與鈑金通過螺釘固定。組裝時,需要先將螺釘從鈑金外側旋入使得鈑金與基座固定,然后將把手兩端穿過鈑金與基座可轉動的連接。
這種汽車門把手安裝結構存在如下缺點:一、制造工序冗余,需要在鈑金成型后打上螺釘孔;二、安裝螺釘時,需要將基座與鈑金定位,操作比較麻煩;三、螺釘的頭部設置在把手外側,在除去把手后用螺絲刀將螺釘擰出,從而破壞門鎖打開車門,汽車的安全性比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制造工序少,安裝方便,安全可靠的汽車門把手安裝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汽車門把手安裝結構,它包括鈑金和基座,鈑金上設置有把手定位孔,鈑金上設置有與把手定位孔連通的U形孔,它還包括螺母和螺釘,螺母嵌在U形孔處,螺母的外側端部設置有徑向凸起,螺母的內端與基座固定,螺釘與螺母內端相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鈑金上的把手定位孔與U形孔連通可一次壓制成型,減少了制造工序;安裝螺釘前,基座與螺母組裝后已經與鈑金卡接,無需再定位基座與螺母,操作比較方便;螺釘從基座內側旋入螺母中,無法從外部將螺釘與螺母分離,提高了汽車的安全性。
作為優選,螺母上套接有螺母套。可有效避免螺母和鈑金由于金屬與金屬之間的接觸而導致的油漆剝落,從而防止螺母與鈑金的接觸處被雨水腐蝕生銹。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爆炸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內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螺栓與螺母的組合視圖。
圖5為圖4的A-A剖視圖。
圖中所示:1、鈑金,1.1、把手定位孔,1.2、把手活動孔,1.3、U形孔,2、基座,3、把手,4、螺母,4.1、徑向凸起,5、螺釘,6、螺母套,7、把手墊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本優選實施例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汽車門把手安裝結構,它包括鈑金1和基座2,鈑金1上設置有用于安裝把手3的把手定位孔1.1和把手活動孔1.2,鈑金1上還設置有與把手定位孔1.1連通的U形孔1.3;它還包括螺母4和螺釘5,螺母4的截面與U形孔1.3相匹配,螺母4的外側端部設置有徑向凸起4.1,螺母4與基座2組裝后與鈑金1卡接,螺母4嵌在U形孔1.3處;螺釘5與螺母4內端旋緊時,基座2與鈑金1固定。另外,螺釘5與基座2之間設置有環形墊片;把手3的定位端與鈑金1之間設置有把手墊塊7,用于防止把手3和鈑金1兩者之間的接觸而掉漆。
作為優選,螺母4上套接有螺母套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帥特龍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帥特龍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3686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半導體封裝組件的柱形凸塊結構
- 下一篇:襯底通孔及其形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