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煙氣處理的除霧除塵裝置以及煙氣除霧除塵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36705.1 | 申請日: | 2013-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038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蔣海濤;付玉玲;賈明華;王罡;張玉斌;楊天亮;苗雨旺;蔡興飛;褚曉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龍源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00 | 分類號: | B01D53/00;B01D53/26;B01D49/00;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張丹 |
| 地址: | 264006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煙氣 處理 除塵 裝置 以及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煙氣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煙氣處理的除霧除塵裝置以及設置該用于煙氣處理的除霧除塵裝置的煙氣除霧除塵系統。
背景技術
鍋爐除塵器是發電站內為鍋爐產生的煙氣進行除塵的設備。
目前,發電站內應用的鍋爐除塵器,主要有干式電除塵器和布袋除塵器,大多只能除塵不能除霧,而燃煤電廠目前普遍應用的污染物控制技術對于酸霧、氣溶膠、微細顆粒物、重金屬等的排放控制能力有限,大量的酸霧會對尾部煙道造成腐蝕。同時,隨著濕法脫硫系統(WFGD)運行時間的延長,部分漿液滴會被凈煙氣攜帶出來,造成尾部煙道及煙氣再熱器(GGH)的堵塞、腐蝕,并且出現“石膏雨”等污染問題。
2012年1月1日執行的GB13223-2011《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提出重點地區粉塵排放濃度小于20mg/Nm3,這對火力發電廠的煙氣除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此可見,如何脫除鍋爐排煙中的水分與酸霧已經成為本技術領域苛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用于煙氣處理的除霧除塵裝置以及設置該用于煙氣處理的除霧除塵裝置的煙氣除霧除塵系統,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無法脫除鍋爐排煙中的水分與酸霧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煙氣處理的除霧除塵裝置,包括冷卻裝置,其中:所述冷卻裝置的吸熱部分位于煙氣流動的路徑上。
在一個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冷卻裝置的吸熱部分能將所述煙氣冷卻至水露點以下。
在一個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冷卻裝置的吸熱部分包括至少一根換熱管,其中:
所述冷卻裝置的散熱部分的冷卻介質輸出端口與所述換熱管的冷卻介質進口相連通,所述冷卻裝置的散熱部分的冷卻介質輸入端口與所述換熱管的冷卻介質出口相連通。
在一個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冷卻裝置的吸熱部分包括至少兩排所述換熱管,其中:
所述換熱管為氟塑料材質,且每排所述換熱管包括至少兩根所述換熱管;
每根所述換熱管的軸向方向均與所述煙氣的流動方向(煙氣的流動方向可以簡稱:煙氣流向)相垂直;
同一排內的所述換熱管的軸心線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平面的延展方向與所述煙氣的流動方向相平行。
在一個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相鄰排的所述換熱管之間的間距尺寸為所述換熱管直徑尺寸的2~3倍。
在一個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同一排內的所述換熱管之間的間距尺寸為所述換熱管直徑尺寸的1~1.5倍。
在一個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冷卻裝置的吸熱部分的下方還設置有水滴收集裝置。
在一個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冷卻裝置的吸熱部分位于脫硫塔出口和煙囪之間。
在一個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冷卻裝置為制冷機或熱泵。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煙氣除霧除塵系統,包括鍋爐除塵設備以及本實用新型任一技術方案提供的用于煙氣處理的除霧除塵裝置,其中:
鍋爐的煙氣排出口與所述鍋爐除塵設備的煙氣入口相連通;
所述鍋爐除塵設備的煙氣出口朝向所述用于煙氣處理的除霧除塵裝置,所述用于煙氣處理的除霧除塵裝置內的所述冷卻裝置的吸熱部分位于鍋爐除塵設備的煙氣出口排出的煙氣流動的路徑上。
在一個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煙氣除霧除塵系統還包括除霧器,其中:
所述除霧器沿所述煙氣的流動方向設置在所述用于煙氣處理的除霧除塵裝置的下游。
在一個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除霧器為機械撞擊式水平煙道除霧器或濕式靜電除塵器。
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至少可以產生如下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煙氣處理的除霧除塵裝置中的冷卻裝置的吸熱部分位于煙氣流動的路徑上,當煙氣流動并經過冷卻裝置的吸熱部分時,冷卻裝置的吸熱部分便會降低煙氣的溫度(優選為將煙氣降低至水露點以下),從而使煙氣內的全部或部分氣態的水蒸汽與酸霧凝結為液體,由此脫除了鍋爐排煙中的水分與酸霧(主要為SO3酸霧)、微細粉塵等污染物,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無法脫除鍋爐排煙中的水分與酸霧的技術問題。由于煙塵溶于煙氣的水分中,而水蒸汽凝結同時除去煙氣中的部分粉塵;另外,煙氣中的水蒸汽凝結時會以粉塵為核心,在其周圍凝結,所以本實用新型在除霧的同時還可以起到良好的除塵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龍源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煙臺龍源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3670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