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金屬物位移測量的繞組機構及其防護套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35923.3 | 申請日: | 2013-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238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范建設;陳小駿;蔣俊;劉偉;洪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武漢鋼鐵工程技術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23/22 | 分類號: | G01F2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沛德權律師事務所 11302 | 代理人: | 劉麗君 |
| 地址: | 430080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金屬 位移 測量 繞組 機構 及其 護套 | ||
1.一種用于金屬物位移測量的繞組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繞組、第二繞組及第三繞組;其中,
所述第一繞組、所述第二繞組依次纏繞在所述第一支架外壁上,且所述第一繞組、所述第二繞組在所述第一支架外壁不同部位處上下并行排列;
所述第三繞組纏繞在所述第二支架外壁上;
所述第一支架下部設置有容置空間,且所述第二支架置于所述容置空間內;
所述第二繞組于豎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繞組于豎直方向上的高度,且所述第二繞組外接交流電源用于形成交變磁場;
所述第一繞組、所述第三繞組通過感應由所述金屬物位移變化而對所述交變磁場產生干擾后的磁感應強度,進而通過外界終端采集所述磁感應強度信號的變化實現對所述金屬物位移的測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繞組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繞組的中心軸線分別與所述第一繞組、所述第二繞組的中心軸線相互垂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繞組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是空心圓筒,所述第一繞組纏繞在所述第一支架中上方,所述第二繞組纏繞在所述第一支架下方;
所述第二支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架內壁底部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繞組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
第一連接架、第二連接架;
所述第一連接架、所述第二連接架均呈半圓筒結構,且二者可拆卸式固定連接形成空心圓筒結構;
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架的底部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架的底部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繞組、所述第二繞組依次纏繞在所述第一連接架與所述第二連接架構成的空心圓筒外壁上,且所述第一繞組、所述第二繞組在所構成的空心圓筒外壁不同部位處上下并行排列。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繞組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拆卸式固定連接為螺釘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繞組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將所述第一連接架、所述第二連接架二者緊固的蓋體;
所述第一連接架頂部、所述第二連接架頂部分別與所述蓋體卡接或螺紋連接,進而實現所述第一連接架、所述第二連接架及所述蓋體三者緊固。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繞組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連接架底部設置有用于支撐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支撐臺;
所述第二連接架底部設置有用于支撐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支撐臺;
所述第一支撐臺與所述第二支撐臺處于同一水平面上。
8.一種用于防護權利要求1所述繞組機構的防護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設有連接插頭的殼體;
所述繞組機構置于所述殼體內,并通過所述連接插頭能夠實現與外界進行信號傳遞,且所述繞組機構與所述殼體固定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防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
第一套筒、第二套筒;
所述繞組機構設置在所述第一套筒內,所述連接插頭設置在所述第二套筒上;
所述第一套筒與所述第二套筒固定連接,且二者相通形成信號傳輸通道;
所述第一套筒與所述第二套筒相互垂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武漢鋼鐵工程技術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武漢鋼鐵工程技術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3592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有緩沖功能的浮筒型磁浮子
- 下一篇:一種抄讀可靠的干式光電無源水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