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無錐盆復合振膜喇叭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35835.3 | 申請日: | 2013-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133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代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代剛 |
| 主分類號: | H04R7/06 | 分類號: | H04R7/06;H04R2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綿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錐盆 復合 喇叭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喇叭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無錐盆復合振膜喇叭。
背景技術
傳統的錐盆式喇叭由環形磁鋼、華司、盆架、錐盆和線圈組成,在環狀磁鐵中間有一個圓筒型線圈,線圈前端直接固定紙盆或振膜上,在線圈中通過音頻電流,線圈切割磁力線,線圈就會前后移動而牽動紙盆發聲。傳統的喇叭通過電磁線圈的直流脈沖容易產生60Hz與120Hz的交流聲干擾;而電磁線圈的電流強度隨音頻訊號而變動,造成新的不穩定因素。一直以來,業內都是通過不停的優化錐盆的材料來追求喇叭的發音質量,以至于發展出后來的靜電喇叭,不過靜電喇叭仍有一些問題待克服:音量不足、阻抗負載令某些擴大機望而生畏、擴散性不足、承載功率也有限,再到后面發展出的混和錐盆低音喇叭,讓喇叭的的音質和成本都有了大幅度的改進,也被更多的被消費者接受,但是喇叭的聽音范圍和頻響及喇叭本身的結構仍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實用新型內容
為優化現有錐盆式喇叭的結構,擴展喇叭的頻響,喇叭的聽音范圍,提出一種無錐盆的喇叭,用復合振膜代替傳統的錐盆。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無錐盆復合振膜喇叭,包括磁鋼,華司,線圈支架和喇叭支架,還包括復合振膜和傳導支架,所述傳導支架設置在線圈支架上,用于連接線圈支架和復合振膜,所述復合振膜設置在喇叭支架的端部。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復合振膜包括高分子膜、吸音材料和金屬片,所述金屬片同軸心黏貼在高分子膜表面,所述吸音材料黏貼在金屬片周圍的高分子膜表面。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吸音材料圍繞金屬片黏貼在高分子膜表面上。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線圈支架與復合振膜之間的傳導支架的高度是可調的。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克服了錐盆喇叭結構上造成的擴音失真,由于錐盆喇叭在擴音時壓縮空氣,錐盆的形狀不可避免的造成失真。復合振膜是個平面在振動擴音時不會有失真或失真較小。傳統的錐盆由于材料較厚重在慣性作用的影響下喇叭的頻響受到了限制而復合振膜材料和結構都很輕薄可以極大的擴展喇叭的頻響范圍,(實際式聽同口徑的8寸喇叭頻率上端大致擴展到800—900赫茲左右、下端大致擴展到80—60赫茲左右)。錐盆喇叭由于錐盆的指向性只有在很小的范圍內才有很好的聽音效果,離開這個范圍效果就大打折扣。復合振膜喇叭的平面結構可以做到聽音效果的范圍很寬。在制造成本上傳統的錐盆需要花費很高模具費,而復合振膜可以很容易制成,不需要昂貴的模具。且可以制作成各種形狀。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將通過實施例并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復合振膜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是磁鋼??2是線圈支架??3是傳導支架???4是復合振膜??
41是邊框???42是高分子膜???43是金屬片???44是吸音材料???5是喇叭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無錐盆復合振膜喇叭包括磁鋼1、線圈支架2和喇叭支架5,這三個組成部分按照傳統的喇叭結構是沒有做改動,而復合振膜4則是取代了傳統喇叭中錐盆,安裝在喇叭支架5的端部,為了能讓電磁振動能有效的傳遞到復合振膜4上,在復合振膜4與線圈支架2之間設置有一個傳導支架3,傳導支架3的兩端分別連接在線圈支架2和復合振膜上4;為了保證電磁振動的有效傳遞,根據喇叭的實際需要,可以降低傳導支架的高度,在工藝條件滿足的情況下,甚至可以取消傳導支架3,讓復合振膜4直接與線圈支架2接觸。
而復合振膜4包括一張高分子膜42,在高分子膜42的正中心黏貼一塊金屬片43,金屬片43與高分子膜42同軸心,在高分子膜42的表面還需要黏貼一圈吸音材料44,吸音材料44圍繞在金屬片43的周圍;最后將高分子膜用邊框41夾緊,高分子膜42的表面是需要平整的,不能有褶皺的。組后將組合?好的復合振膜卡在喇叭支架5的端部。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代剛,未經代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3583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