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履帶底盤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31091.8 | 申請日: | 2013-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723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龍;章琢;成亞鵬;曾華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55/10 | 分類號: | B62D55/1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顏鏑 |
| 地址: | 22100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履帶 底盤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溜尾機,尤其涉及一種溜尾機上的履帶底盤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國內工業的發展,石油、石化、核電、風電、鋼鐵等大型工程項目陸續開工,項目中需要安裝使用的大型設備越來越多,在吊裝這些大型設備的過程中,如何實現低成本、高效率而又準確無誤的吊裝,直接影響著工程項目的推進進度和效果。對大型立式設備的吊裝,目前國內外一般都采用抬吊吊移法,這種方法需要同時使用多個流動式起重機(該專利中以履帶式起重機為對象)一同作業,分為主吊吊車和溜尾吊車,其中溜尾吊車作為溜尾機參與吊裝。
目前,大型立式設備的吊裝溜尾主要是主吊車和輔助溜尾吊車來實現。輔助溜尾吊車采用的是履帶起重機,底盤結構為常規型式。圖1為常規的插接式履帶底盤結構,履帶架1’與車架2’之間通過銷軸油缸3’來固定,車架2’為井字形,通過伸縮油缸來實現履帶底盤的變軌。在整個溜尾過程中,履帶底盤僅作為一個行走和承載的工具來使用,上車的垂直載荷和傾翻力矩通過回轉支撐傳遞到履帶底盤上。這種常規履帶底盤只能作為行走和承載用,需要配備上車結構才能進行溜尾作業,整機裝配周期比較長,效率比較低,而且整機高度比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履帶底盤結構,其溜尾載荷降低,使得整機結構受力比較均勻合理。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履帶底盤結構,包括履帶架結構和車架結構,其中:所述車架結構的兩側分別連接一所述履帶架結構,所述履帶架結構和所述車架結構為插接式配合;每一所述履帶架結構包括履帶架、旋轉承重梁、支撐機構和支座,其中:每一所述履帶架的兩側分別設置一個所述支座;每一個所述支座的頂面設置一個所述支撐機構;所述支撐機構具有通孔,并且,每一所述履帶架兩側的兩個所述支撐機構上的通孔的軸心線相重合;所述旋轉承重梁的兩個端部穿入兩個所述支撐機構的通孔中,與所述支撐機構轉動連接;所述旋轉承重梁在0-90度的角度范圍內可旋轉。
進一步地,還包括托架,每一所述履帶架與其兩側的所述支撐機構之間設置一個所述托架;所述旋轉承重梁放置在兩個所述托架上。
進一步地,所述旋轉承重梁包括支撐梁和用于放置罐體的滑板,其中:所述支撐梁包括中間的粗徑段以及所述粗徑段兩端的細徑段,其中:所述粗徑段為沿軸向切掉一部分的圓柱體結構,所述圓柱體結構具有一個水平側面;所述細徑段穿設在所述支撐機構的通孔中;所述滑板可拆卸連接在所述水平側面上。
進一步地,所述旋轉承重梁還包括限位機構,所述限位機構固定在所述滑板的底面;所述限位機構在罐體的重量完全施加在所述滑板上的時候與所述托架相抵接而停止旋轉。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機構為一短板,與所述滑板的底面相焊接;所述短板與所述滑板所在的平面相垂直;溜尾初始狀態下,所述短板與水平面相平行;溜尾過程中,所述短板與水平面相垂直,并與所述托架相抵接。
進一步地,所述車架結構包括“一”字型橫梁,所述橫梁的兩側分別具有一個方腿;每一所述履帶架具有一個插接所述方腿的方孔。
進一步地,每一個所述方腿上設置有用于調節兩所述履帶架之間距離的軌距調節機構。
進一步地,所述軌距調節機構包括沿長度方向開設的至少兩個銷軸孔;每一個所述銷軸孔沿所述方腿的寬度方向進行開設;所述銷軸孔通過銷軸與所述履帶架相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垂直度調節機構,其兩端分別連接并支撐在所述橫梁和履帶架之間,使所述橫梁和履帶架之間的夾角為90度。
進一步地,所述垂直度調節機構包括螺桿、左旋拉管和右旋拉管,其中:所述左旋拉管和右旋拉管均設置有內螺紋,分別螺紋連接在所述螺桿的左端和右端;所述左旋拉管和右旋拉管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橫梁和履帶架銷軸連接。
進一步地,兩個所述方腿之間的所述橫梁之間還設置有工作裝置。
進一步地,還包括用于調節所述方腿與履帶架高度方向間隙的調節墊片,所述調節墊片設置在所述方腿與履帶架之間;所述調節墊片具有傾斜端面和用來調節所述傾斜端面進入所述履帶架的距離的長圓孔,所述長圓孔與所述方腿螺栓連接。
基于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任一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至少可以產生如下技術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3109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門窗玻璃
- 下一篇:用于塑料管材的全自動整形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