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熱風爐煙氣余熱利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30662.6 | 申請日: | 2013-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733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夏鋒;周強;喻道明;秦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9/00 | 分類號: | C21B9/00;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張瑾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風爐 煙氣 余熱 利用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鋼鐵行業高爐設備領域,涉及一種熱風爐煙氣余熱利用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鋼鐵行業節能環保意識的日益加強,高爐煉鐵生產中的熱風爐煙氣余熱利用正在采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加以應用,較為成熟的方式有:低溫煙氣預熱方式(煤氣、空氣預熱至180~200℃),低溫預熱煤氣(預熱至200℃)和高溫預熱空氣(~420℃)方式,空氣、煤氣雙預熱(均預熱至250℃)方式等,以上幾種方式在生產中均能滿足用戶的生產需要。但是,由于煉鐵生產過程多變,對風溫的需求并不是一直維持不變的,如何在熱風爐排放的煙氣余熱充分利用的前提下,既能維持熱風爐系統的高效率生產,又能保證熱風爐的不同送風溫度需要,則是目前行業中的一大難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實現各種不同的空氣、煤氣預熱溫度需要的熱風爐煙氣余熱利用系統。
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熱風爐煙氣余熱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氣換熱器、煤氣換熱器、第一煙氣發生裝置、第二煙氣發生裝置、高爐煤氣管道、助燃空氣管道和煙氣管道;從鐵廠外網煤氣管道進入的高爐煤氣一部分通過所述的高爐煤氣管道進入所述的煤氣換熱器預熱后,通過所述的高爐煤氣管道直接送入熱風爐;另一部分通過所述的高爐煤氣管道分別送入所述的第一煙氣發生裝置、第二煙氣發生裝置中作燃料;由助燃風機提供的助燃空氣一部分通過所述的助燃空氣管道進入所述的空氣換熱器預熱后,通過所述的助燃空氣管道直接送入熱風爐;另一部分通過所述的助燃空氣管道送入所述的第一煙氣發生裝置、第二煙氣發生裝置中作助燃空氣;熱風爐自身排放的低溫煙氣,通過合理的流量分配后,一部分通過所述的煙氣管道與所述的第二煙氣發生裝置產生的高溫煙氣實現混合后,通過所述的煙氣管道進入所述的煤氣換熱器中,另一部分通過所述的煙氣管道與所述的第一煙氣發生裝置產生的高溫煙氣混合后,通過所述的煙氣管道進入所述的空氣換熱器中;各自經過熱交換后所述的煙氣,通過所述的煙氣管道經煙囪排放。
作為優選,所述的從鐵廠外網煤氣管道進入的高爐煤氣,溫度為80℃;所述的熱風爐自身排放的低溫煙氣,溫度為300℃。
作為優選,所述的從鐵廠外網煤氣管道進入的80℃高爐煤氣一部分通過所述的高爐煤氣管道進入所述的煤氣換熱器預熱,其預熱溫度可調,調節范圍為200℃~250℃。
作為優選,所述的由助燃風機提供的助燃空氣一部分通過所述的助燃空氣管道進入所述的空氣換熱器預熱,其預熱溫度可調,調節范圍為200℃~450℃。
作為優選,所述的一部分通過所述的煙氣管道與所述的第二煙氣發生裝置產生的高溫煙氣實現混合,其混合后的煙氣溫度可調,調節范圍為300℃~380℃。
作為優選,所述的另一部分通過所述的煙氣管道與所述的第一煙氣發生裝置產生的高溫煙氣混合,其混合后的煙氣溫度可調,調節范圍為300℃~620℃。
作為優選,所述的空氣換熱器、煤氣換熱器為耐高溫煙氣的換熱器。
作為優選,所述的空氣換熱器、煤氣換熱器均為采用不銹鋼件制作的板式換熱器。
作為優選,所述的高爐煤氣管道、助燃空氣管道,均采用Q345B鋼管。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從節能減排角度來看,本系統中沒有動力設備消耗,能源介質消耗采用的是低熱值的高爐煤氣,也能余熱利用完的煙氣溫度低至150℃排放,同時又能實現高風溫,降低煉鐵成本。綜合來看,本系統具有占地少、投資省、生產維護簡單、集成度和自動化程度高、適應生產需要能力強、功能靈活多變等特點,既適用于新建高爐工程,也適用于現有高爐熱風爐預熱系統改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熱風爐煙氣余熱利用系統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參考附圖進一步描述本技術方案,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但該描述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3066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壓縮機上蓋雙落料沖壓模具
- 下一篇:環保節能省油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