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絲杠軸承密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29042.0 | 申請日: | 2013-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727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任正法;俞晶連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日發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7/029 | 分類號: | F16H57/029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曉翔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紹興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軸承 密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床零部件裝置領域,尤其與一種絲杠軸承密封裝置有關。
背景技術
目前,絲杠、軸承廣泛應用于機械傳動方面,如機床。現有的絲杠的潤滑一般采用潤滑油潤滑,軸承采用潤滑脂潤滑,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絲杠轉動時潤滑油或切屑冷卻液等會沿著絲杠流入軸承,造成軸承內的潤滑油脂流失或變質,高速運轉時使軸承發熱或生銹造成軸承損壞?,F有的軸承防護技術一般采用兩種結構,一種是適用于普通的絲杠軸承在其軸承座和絲杠間安裝橡膠密封圈進行防護,由于是接觸式的防護,在絲杠高速旋轉時與密封圈摩擦產生熱量導致絲杠和周圍零件溫升較高,長時間的高溫和摩擦使密封圈老化和磨損,導致防護能力下降,需定期更換密封圈,否則會因密封圈失效導致軸承損壞;另一種采用自帶密封結構的絲杠軸承,雖然對軸承防護效果好,但這樣的軸承成本較高,且品牌選擇空間小,不利用企業的長期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現有普通絲杠軸承的密封效果較差,或者自帶密封結構的絲杠軸承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種密封效果好、成本低的絲杠軸承密封裝置。
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絲杠軸承密封裝置,包括絲杠、軸承和軸承座,軸承座座體上設置有中空內腔,軸承固定套裝于絲杠一端并位于所述中空內腔中,中空內腔中設置有臺階端面靠肩,所述軸承的外圈右端面抵靠于所述臺階端面靠肩上,軸承的外圈左端面抵靠于一法蘭蓋,法蘭蓋將軸承的外圈壓緊并通過螺釘固定安裝于所述軸承座座體上,所述軸承的內圈左側安裝有一隔套,隔套位于所述法蘭蓋的中心孔內,隔套左側通過鎖緊螺母鎖緊,對軸承進行軸向定位;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裝置還包括軸承擋圈和絲杠套,軸承擋圈固定嵌裝于所述臺階端面靠肩與所述軸承外圈端面之間,所述軸承擋圈的外圓面抵靠于軸承座座體內腔壁上,通過所述法蘭蓋壓緊使軸承擋圈分別與軸承座和軸承外圈相對固定,軸承擋圈右端端面上設置有一環狀凸起,所述的絲杠套為兩端通孔的圓筒狀,固定套裝于絲杠上,絲杠套位于軸承與絲杠螺紋之間,絲杠套右半段上設置有環狀凸塊,在環狀凸塊左端靠肩上設置有環形凹槽,所述的環形凹槽與所述環狀凸起相對應,環形狀凸起嵌裝于環形凹槽內配合形成迷宮結構,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補充和完善,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以下技術特征。
所述軸承擋圈的外圓面與所述軸承座座體內腔壁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圈,防止潤滑油及切屑液沿軸承座座體內腔流進軸承外圈上。
所述的絲杠套內壁與絲杠固定連接處設置有第二密封圈,防止潤滑油及切屑液在絲杠不動時沿絲杠軸肩滲入,從而進入到軸承內圈。
所述的絲杠套通過緊定螺釘與絲杠固定。
所述的環狀凸起的外周壁與所述環形凹槽內壁之間留有間隙。
所述的絲杠套左端面與所述的軸承內圈右端面之間留有間隙,防止累計誤差使絲杠套與軸承接觸,導致軸承內圈卡死。
進一步,所述的絲杠套左端面與所述的軸承內圈右端面之間留有3mm間隙。
所述的軸承座座體上設置有一泄水孔,泄水孔位于所述軸承座臺階端面靠肩右側的內腔壁上,潤滑油及切屑液沿滾珠絲杠套外壁流過迷宮槽時,經軸承座上的泄水孔流出。
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以達到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在軸承座上設置軸承擋圈,在軸承與絲杠螺紋之間設置絲杠套阻擋,且軸承擋圈和絲杠套形成迷宮結構,有效提高了密封效果,而且因此即使從迷宮結構內進入到軸承座內部一小部分潤滑油及切屑液,也能從軸承座上的泄水孔流出,不會進入到軸承內部;在軸承擋圈與軸承座之間、絲杠套與絲杠接觸面之間均設置有密封圈,更加提高了密封效果,有效隔絕了軸承與外來雜質的接觸,降低了對滑動罩的密封要求,提高了絲杠軸承的使用壽命;而且結構簡單,降低了設備投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絲杠7、軸承3、軸承座11、軸承擋圈4和絲杠套6,軸承座11座體上設置有中空內腔,軸承3固定套裝于絲杠7一端并位于所述中空內腔中,軸承3的內圈左側安裝有一隔套1,隔套1位于法蘭蓋12的中心孔內,隔套1左側通過鎖緊螺母13鎖緊,對軸承3進行軸向定位,中空內腔中設置有臺階端面靠肩,軸承擋圈4位于臺階端面靠肩左側,軸承擋圈4右端端面抵靠于臺階端面靠肩上,軸承擋圈4左端端面抵靠于軸承3外圈右端端面,軸承3的外圈左端面抵靠于一法蘭蓋12,法蘭蓋12將軸承3的外圈壓緊并通過螺釘2固定安裝于軸承座11座體上,使軸承擋圈4分別與軸承座11和軸承3外圈相對固定,軸承擋圈4的外圓面抵靠于軸承座11座體內腔壁上,且軸承擋圈4的外圓面與軸承座11座體內腔壁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圈10,防止潤滑油及切屑液沿軸承座11座體內腔流進軸承3外圈上,軸承擋圈4右端端面上設置有一環狀凸起,絲杠套6為兩端通孔的圓筒狀,套裝于絲杠7上并用緊定螺釘5固定,絲杠套6位于軸承3與絲杠7螺紋之間,絲杠套6內孔壁與絲杠7固定連接處設置有第二密封圈8,防止潤滑油及切屑液在絲杠7不動時沿絲杠7軸肩滲入,從而進入到軸承3內圈,絲杠套6右半段上設置有環狀凸塊,在環狀凸塊左端靠肩上設置有環形凹槽,環形凹槽與所述環狀凸起相對應,環狀凸起嵌裝于環形凹槽內配合形成迷宮結構,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其中上述的環狀凸起的外周壁與所述環形凹槽內壁之間留有間隙,絲杠套6左端面與所述的軸承3內圈右端面之間留有3mm的間隙,防止累計誤差使絲杠套6與軸承3接觸,導致軸承3內圈卡死;軸承座11座體上設置有一泄水孔9,泄水孔9位于軸承座11臺階端面靠肩右側的內腔壁上,潤滑油及切屑液沿滾珠絲杠套6外壁流過迷宮結構的迷宮槽時,經軸承座11上的泄水孔9流出,由此而不會進入到軸承3內部,大大提高了密封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日發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日發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290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軸承密封隔離裝置
- 下一篇:用于識別與候機口上飛機的停機處有關的飛機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