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動脈腔內支架人工血管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328754.0 | 申請日: | 2013-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418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潮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潮 |
| 主分類號: | A61F2/06 | 分類號: | A61F2/06;A61F2/8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豐***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脈 支架 人工 血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主要用于修復動脈血管的動脈腔內支架人工血管,屬于可植入人體的醫(yī)用器件。
背景技術
目前,在動脈疾病的治療中,尤其是對于動脈瘤、動脈夾層等病變,常采用動脈腔內介入方法進行治療,即將動脈腔內支架人工血管送入動脈病變部位,通過人工血管在動脈腔內重建動脈壁,恢復正常血流。隨著對動脈腔內支架人工血管的應用擴展,開始在主動脈手術中采用分支型動脈腔內支架人工血管進行主動脈弓病變的修復。目前在手術中應用的分支型動脈腔內支架人工血管為整體結構,分支支架與主干支架相連接,因而限制了在手術中對分支間隔距離根據(jù)病人情況進行調整。
為了提高分支型支架人工血管的適用性,需要能夠對分支型支架人工血管的分支間隔進行調整,以便更好地滿足使用要求。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動脈腔內支架人工血管,允許在手術中根據(jù)病人分支動脈的間距對人工血管的分支間隔進行調整,以擴大支架人工血管的應用范圍,降低治療的風險。
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動脈腔內支架人工血管主要由分支人工血管和支架兩部分構成,分支人工血管為整體結構,支架由單元結構組成,支架單元沿分支人工血管的主干及分支軸向排列,并與人工血管固結在一起,在人工血管主干有分支開口區(qū)域的部分位置無支架。
在本實用新型中,連接在人工血管主干的分支數(shù)量可以是2個或3個,分支呈并列關系,相鄰分支的間距為3-16mm。
在本實用新型中,人工血管主干支架與相鄰的分支支架相連續(xù),與非相鄰的分支支架無連續(xù)。
在本實用新型中,分支支架與相鄰分支的支架不相連續(xù)。
本實用新型在應用時,與目前應用的分支型動脈腔內支架人工血管的應用相同,也是通過支架釋放器將動脈腔內支架人工血管送入病變區(qū)域。有所不同的是,由于在分支開口部位無主干支架限制相鄰分支人工血管的移動,從而實現(xiàn)在手術中根據(jù)病人分支動脈的間距調整分支人工血管的間隔,擴大支架人工血管的應用范圍。手術中,在對分支人工血管的間隔調整完成后,可以在無支架的主干人工血管內追加一個相應尺寸的支架,降低支架治療的風險。
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動脈腔內支架人工血管的優(yōu)點是:
1.人工血管為整體分支結構;
2.支架單元沿分支人工血管的主干或分支軸向排列,在人工血管主干有分支開口區(qū)域的部分位置無支架;
3.相鄰的分支支架之間不相連續(xù)。
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動脈腔內支架人工血管適用于主動脈弓部病變的治療,例如用于主動脈A型夾層的治療。
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所設計動脈腔內支架人工血管的示意圖:1-人工血管第一分支,2-人工血管第二分支,3-人工血管第三分支,4-分支1的支架,5-分支2的支架,6-分支3的支架,7-人工血管主干,8-主干7的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jù)附圖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所設計動脈腔內支架人工血管的結構及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所示動脈腔內支架人工血管,連接在人工血管主干7的分支1~3的數(shù)量為3個,分支1~3呈并列關系,相鄰分支1~2、2~3的間距為10mm。人工血管主干支架8與相鄰分支支架6相連續(xù),與非相鄰分支支架4和5無連續(xù)。分支支架4、5、6與相鄰分支支架不相連續(xù)。
本實用新型可通過調整人工血管主干7在分支1~2、2~3開口間隔的尺寸,滿足人工血管分支間隔適應病人分支動脈間距的要求,擴大支架人工血管的應用范圍,降低支架治療的風險。
上述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方案舉例,保護范圍依權利要求所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潮,未經李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2875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