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吸痰器連接管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26410.6 | 申請日: | 2013-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638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良蘭;唐萬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A61M3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軍 |
| 地址: | 402160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吸痰器 連接 保護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輔助工具,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在干燥環境下使用的吸痰器連接管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常用的吸痰裝置包括吸痰器、吸痰器連接管和吸痰管。消毒隔離要求中,對吸痰管滅菌要求比較規范,要求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完成后將其丟棄,然后再對連接管進行消毒保存,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將連接管浸泡在消毒液中,但連接管在消毒液中固定不穩定,因重力作用易脫出,再與吸痰管連接,增加了污染吸痰管的機會,同時操作過程中,如未等負壓完全消失即把接管插入消毒液中,極易吸空瓶中的消毒液而起不到消毒的作用。
現在臨床上提倡干燥法保存吸痰連接管,即吸痰連接管消毒后干燥保存,專利201a20149819.6公布了一種吸痰連接管的保護帽,設置在吸痰連接管的端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護帽包括一端開口的筒狀結構的帽體和沿帽體軸向設置的芯柱,所述的保護帽具有用于與吸痰連接管的端部實現固定配合的連接結構,使用時,連接管端部插入芯柱內,通過連接管與芯柱間過盈連接實現連接管的固定,存在的問題是連接管頻繁插入與拔出芯柱,連接管與芯柱間的摩擦會使連接管或芯柱產生磨損,進而導致連接管固定失效。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吸痰器連接管保護裝置,該裝置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可實現將連接管更加有效的干燥、固定保護。
本實用新型的吸痰器連接管保護裝置,包括帽體,所述帽體的空腔為盲孔型,帽體沿空腔軸線分為可開閉的半帽體A和半帽體B。
進一步,所述半帽體A和半帽體B通過合頁連接,半帽體A與半帽體B之間設置用于迫使兩者處于閉合狀態的彈性部件。
進一步,所述彈性部件為設置于合頁轉軸上的扭簧。
進一步,所述半帽體A和半帽體B各自空腔的內表面設有軟質材料層。
進一步,所述半帽體A或半帽體B的外表面設有吸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吸痰器連接管保護裝置,包括帽體,帽體上設有盲孔型空腔,帽體沿空腔軸線分為可開閉的半帽體A和半帽體B,通過半帽體A和半帽體B的開閉實現將連接管置于帽體的空腔內,既可以把連接管一端干燥且封閉式保存,又避免連接管的磨損;另外,半帽體A和半帽體B之間通過合頁及設置于合頁轉軸上的扭簧連接,使帽體閉合緊密,避免連接管從空腔脫落,而空腔表面設有軟質材料層可有效保護連接管;同時,帽體上設有吸盤,便于將帽體固定在病床周圍,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開啟狀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吸痰器連接管保護裝置,包括帽體,所述帽體的空腔2為盲孔型,帽體沿空腔2軸線分為可開閉的半帽體A1a和半帽體B1b,連接管消毒完畢后放入開啟的帽體空腔內,然后關閉帽體實現干燥、封閉式保存,需要使用時再打開帽體取出連接管,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同時帽體開閉式結構可避免連接管的磨損。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半帽體A1a和半帽體B1b之間通過合頁3連接,半帽體A與半帽體B之間設置用于迫使兩者處于閉合狀態的彈性部件4,合頁及彈性部件使半帽體A1a半帽體B1b閉合更加緊密,連接管不易從空腔內脫落。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彈性部件4為設置于合頁轉軸上的扭簧,結構緊湊,安裝方便。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空腔2表面設有消毒紗布或消毒棉等軟質材料層5,可更加有效的保護連接管。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半帽體A或半帽體B的外表面上設有吸盤6,可以將帽體固定在病床周圍以方便醫生操作。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未經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264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光電傳感技術的放心輸液系統
- 下一篇:混合自動重傳請求方法與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