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晶棒粘接定位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晶棒粘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25784.6 | 申請日: | 2013-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845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釗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利能源(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30B33/06 | 分類號: | C30B3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吳貴明;張永明 |
| 地址: | 07105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晶棒粘接 定位 裝置 具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電池加工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晶棒粘接定位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晶棒粘接裝置。
背景技術
加工太陽能電池所使用的硅片時,需要將硅塊放入切割機械中切割成為硅片,進行硅塊切割時不能直接將硅塊放在設備中進行切割的,需要將硅塊固定在一種裝置上,使其成為一條晶棒,并且通過設備的夾緊裝置將整條晶棒夾緊固定,然后通過設備的工作臺向下運動與旋轉的鋼線進行磨擦以達到切割的目的。
晶棒是由托盤、鋁板、粘接玻璃、硅塊依次疊放并通過環氧樹脂膠粘接構成的,在晶棒的粘接過程中需要將各層依次對齊。一直以來,晶棒的粘接過程是很復雜的一道工序,通常都是采用人工粘接,粘接之前需要將鋁板、粘接玻璃、硅塊進行很精細的清理,表面上面不能粘有任何雜物,然后在鋁板的粘接表面涂抹一層環氧樹脂膠,這需要將膠體涂抹均勻平整,然后再將粘接玻璃放在上面,放好之后需要不停地按壓以使其粘接牢固,等膠體固化一段時間后,需要在粘接玻璃的粘接表面涂抹環氧樹脂膠,同樣需要均勻平整,再將硅塊放在上面進行按壓,然后將重達10公斤的鐵塊壓在上面。此粘接方式不僅浪費人工,而且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在人工手動粘接時,將各部分用環氧樹脂膠粘接后會由于膠體的滑動導致彼此錯位,導致偏差過大,從而影響整條晶棒的使用;在對硅塊進行擠壓時,傳統的方式是將一塊重達10公斤的鐵塊放在晶棒的最頂端進行擠壓,將各個層面的膠擠壓均勻實現粘接的目的,但是這種方法不能避免膠體的滑動,也不能避免偏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晶棒粘接定位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晶棒粘接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手動粘接的硅塊誤差大,精度低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晶棒粘接定位裝置包括:安裝基座;后端定位結構,設置在安裝基座上,對托盤的后端以及待粘接的硅塊的后端進行定位;側向定位結構,設置在安裝基座上,對托盤的側面以及待粘接的硅塊的側面進行定位;側向壓緊機構,設置在安裝基座上,并位于與側向定位結構相對應的位置,以將待粘接的硅塊朝向側向定位結構壓緊。
進一步地,安裝基座包括底板和固定設置在底板上的安裝框架。
進一步地,安裝框架包括兩個側安裝架,兩個側安裝架垂直于底板設置在底板上;側向定位結構固定設置在其中一個側安裝架上,并朝向另一個側安裝架;側向壓緊機構固定設置在另一個側安裝架上,并朝向側向定位結構,側向定位結構與側向壓緊機構之間形成硅塊夾持空間。
進一步地,側向定位結構包括固定設置在其中一個側安裝架上的硅塊側向定位板,晶棒的硅塊的一側貼合在硅塊側向定位板上。
進一步地,側向定位結構還包括固定設置在硅塊側向定位板所在的側安裝架上的托盤側向定位板,托盤側向定位板位于硅塊側向定位板下方,晶棒的托盤的一側貼合在托盤側向定位板上。
進一步地,側向壓緊機構為可伸縮機構,側向壓緊機構的第一端固定設置在另一個側安裝架上,第二端抵接在晶棒的硅塊上遠離側向定位結構的一側,將硅塊壓緊在側向定位結構上。
進一步地,后端定位結構固定設置在底板上,并對晶棒的后端進行定位,后端定位結構包括:托盤后端定位板,固定設置在底板上且垂直于底板;硅塊后端定位板,固定設置在托盤后端定位板的頂端且垂直于托盤后端定位板。
進一步地,后端定位結構固定設置在底板上,并對晶棒的后端進行定位,后端定位結構包括:托盤后端定位板,垂直于底板固定設置在底板上;伸縮定位桿,垂直于托盤后端定位板,且一端固定設置在托盤后端定位板的頂端。
進一步地,晶棒粘接定位裝置還包括頂部壓緊機構,頂部壓緊機構將晶棒壓緊在底板上。
進一步地,安裝框架還包括頂框,頂框固定設置在兩個側安裝架的頂端且垂直于兩個側安裝架;頂部壓緊機構為可伸縮結構,頂部壓緊機構的第一端固定設置在頂框上,第二端抵接在晶棒的硅塊的頂面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晶棒粘接裝置,包括多個晶棒粘接定位裝置,晶棒粘接定位裝置為上述的晶棒粘接定位裝置,晶棒粘接裝置包括多個沿晶棒側向依次連接的晶棒粘接定位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利能源(中國)有限公司,未經英利能源(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2578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