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屏顯示移動通信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24682.2 | 申請日: | 2013-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015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明(設計)人: | 楊陽;劉智;仲崇峰;項力領;劉丹;劉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春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M1/02 | 分類號: | H04M1/02 |
| 代理公司: | 長春菁華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 22210 | 代理人: | 陶尊新 |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 移動 通信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屏顯示移動通信終端,屬于移動通信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現有移動通信技術領域,移動通信用戶也就是移動通信終端數量急劇增加,并且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存儲容量也越來越大,另外,無線通信網絡如3G、Wi-Fi也越來越普及,這使得人們能夠使用移動通信終端觀看存儲于該移動通信終端內的視頻文件,以及通過3G、Wi-Fi無線通信網絡進入互聯網瀏覽網頁或是在線觀看視頻節目。為了適應這種需要,現有移動通信終端由按鍵式發展到觸屏式,屏幕尺寸能夠因此而增大到6英寸。然而,如果按著單純增大單屏尺寸的思路改善屏幕的視覺效果,勢必與移動通信終端的移動性相矛盾,如會降低便攜性,也使得屏幕更加易損。
現有單屏顯示移動通信終端與圖像的處理與顯示有關的組成部分包括核心控制單元(CPU)、圖像顯示模塊和一個固定顯示屏,如圖1所示。由于現有高端智能移動通信終端對圖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且增加了3D游戲功能,需要對圖像進行額外的處理,即對圖像進行填充與著色,故增加了圖像處理單元(GPU),由圖像處理單元輔助核心控制單元進行圖像處理與顯示;而低端智能移動通信終端及非智能移動通信終端對圖像要求不高,僅僅由核心控制單元分析處理圖像信息和顯示圖像。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在保持移動通信終端的移動性的前提下滿足人們出于對視覺效果的追求而提出的增大移動通信終端屏幕尺寸的要求,我們發明了一種多屏顯示移動通信終端,該方案在現有單屏幕的基礎上增加屏幕個數,多個屏幕形成一種可折疊形態,除了固定顯示屏之外的屏幕為活動顯示屏,活動顯示屏能夠相對于固定顯示屏展開和收回,展開后實現屏幕整體尺寸擴大,例如,增設兩個與現有固定顯示屏尺寸相同的活動顯示屏,三個顯示屏一同顯示一個視頻圖像,獲得大屏幕顯示效果,雖然移動通信終端的厚度和重量因此有所增加,但是,折疊后其緊湊的結構使得其仍具有較好的便攜性和防損壞能力。
在本實用新型之多屏顯示移動通信終端的顯示有關的部分中,核心控制單元、圖像處理單元、圖像顯示模塊和一個固定顯示屏依次相連,其特征在于,如圖2所示,傳感器模塊與核心控制單元相連,所述傳感器模塊包括限位傳感器;所述圖像顯示模塊是一個多口圖像顯示模塊,所述多口圖像顯示模塊分別與所述固定顯示屏以及上活動顯示屏、下活動顯示屏相連;上活動顯示屏與下活動顯示屏、下活動顯示屏與固定顯示屏各由一個滑軌機構機械活動連接;在臨近每個滑軌機構的位置都有一個所述限位傳感器。
本發明其技術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實際上有三個顯示屏,其工作狀態能夠有三種。一是三個顯示屏呈折疊狀態,由上活動顯示屏1顯示,如圖3所示,在此種工作狀態中,本實用新型相當于單屏顯示移動通信終端。二是上活動顯示屏1沿其與下活動顯示屏2之間的滑軌機構滑動展開,如圖4所示,由臨近該滑軌機構的限位傳感器將展開信號傳遞給核心控制單元,由核心控制單元控制本實用新型的工作狀態,再由多口圖像顯示模塊將不同圖像信號分別傳輸給兩個顯示屏,此時,由上活動顯示屏1及下活動顯示屏2共同顯示,如圖5所示,在此種工作狀態下,還包括兩種工作形態,其一是由核心控制單元控制一個顯示屏顯示圖像、另一個顯示屏顯示軟鍵盤,如圖6所示,這種形態適合游戲、計算等需要;其二是先由核心控制單元將一幅圖像剪裁為兩部分,由兩個顯示屏共同顯示該一幅圖像。此時,由于圖像尺寸增大,分辨率會下降,于是,圖像剪裁之后由圖像處理單元通過軟件提高圖像的清晰度,如采取像素插值措施。核心控制單元與圖像處理單元的分工,能夠保證在數據量很大的情況下,多屏顯示正常進行。三是繼上活動顯示屏1沿其與下活動顯示屏2之間的滑軌機構滑動展開后,下活動顯示屏2沿其與固定顯示屏3之間的滑軌機構滑動展開,如圖7所示,由臨近該滑軌機構的限位傳感器將這個展開信號也傳遞給核心控制單元,由核心控制單元控制本實用新型的工作狀態,此時,由上活動顯示屏1、下活動顯示屏2及固定顯示屏3共同顯示,如圖8所示,在此種工作狀態下,還包括更多種工作形態,如由三個顯示屏各顯示一幅圖像的1/3,或者說由三個顯示屏共同顯示一幅完整的圖像,如圖9所示,獲得平板電腦效果。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春理工大學,未經長春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2468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