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灌漿浮箍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24677.1 | 申請日: | 2013-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73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丙宣;孔祥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丙宣 |
| 主分類號: | E21B33/13 | 分類號: | E21B33/1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63000 黑***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灌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石油工程中注水泥固井作業中使用的工具,具體涉及的是自動灌漿浮箍。
背景技術:
浮箍是套管串及固井過程的一個關鍵工具,浮箍裝在引鞋上,在下套管過程中,常規浮箍的回壓凡爾處于關閉狀態,起到了管內液柱掏空的作用。為平衡管內外壓力,就要向管內灌入泥漿。在固井工程使用過程中發現所使用的自動灌漿浮箍結構和加工工藝比較復雜,且成本較高,由于浮箍外殼內部要鑲套襯套等結構,浮箍內徑小于套管內徑,泥漿通過時阻力大,流量小,浮箍重量比較重。在注水泥后,反向回壓密封性能不可靠,容易造成水泥漿返回井內,水泥塞過高,外部環空不能完全封隔,嚴重影響固井質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自動灌漿浮箍,它用于解決現有的自動灌漿浮箍結構復雜,固井質量不好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種自動灌漿浮箍由外筒、承托環、閥蓋、塑料擋管構成,外筒內壁帶有兩塊弧形凸塊,兩塊弧形凸塊對稱設置在外筒內壁中,承托環卡在弧形凸塊上,承托環中心通孔呈漏斗狀,塑料擋管上端插入承托環中;承托環的底部設置有閥蓋,閥蓋的一端與弧形凸塊通過小軸轉動連接,閥蓋的另一端為向上隆起半球狀體,該半球體頂在塑料擋管上,該半球體與承托環中心通孔下端口相配合,閥蓋與外筒之間安裝有向上傾斜的彈簧。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固井質量好,可以實現自灌和逆向密封的變換,可連續作業,減少失效事故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1外筒??2承托環??3閥蓋??4塑料擋管??5弧形凸塊??6中心通孔??7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這種自動灌漿浮箍由外筒1、承托環2、閥蓋3、塑料擋管4構成,外筒1內壁帶有兩塊弧形凸塊5,兩塊弧形凸塊5對稱設置在外筒1內壁中,承托環2卡在弧形凸塊5上,承托環中心通孔6呈漏斗狀,塑料擋管4上端塞緊在承托環2中;承托環2的底部設置有閥蓋3,閥蓋3的一端(閥桿)與弧形凸塊5通過小軸轉動連接,閥蓋3的另一端為向上隆起半球狀體,該半球體抵在塑料擋管4上,該半球體與承托環中心通孔6下端口相配合,閥蓋3的閥桿與外筒1之間安裝有向上傾斜的彈簧7,彈簧被壓縮在閥桿與外筒1之間,當塑料擋管4蹩掉后,閥蓋3在彈簧7的作用下將承托環的中心通孔6封閉。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外筒1的上端與套管相接,外筒1的下端連接在套管串底部的引鞋之上。本實用新型的一個作用是通過自動灌漿使得鉆井液對套管的浮力減輕,阻力降低,套管內液柱壓力與環空液柱壓力互相平衡,從而套管能夠迅速地下入井下。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作用是當閥蓋3關閉時起到單流閥的作用,防止水泥漿倒流至套管內。
在下套管過程中,泥漿通過塑料擋管4內部孔道進入套管內,進而完成自動灌漿,當套管繼續下行至井眼指定部位時,將銅球投入至套管中,此時開泵循環泥漿,銅球通過自重和循環鉆井液的壓力不斷下行,當銅球下行至塑料擋管4上端口處堵塞流動出口(端口),在套管內形成蹩壓,當套管內壓力逐漸增大直至將塑料擋管4蹩掉,彈簧7不再受壓,將閥蓋3向上彈起頂到承托環的中心通孔6處,將承托環的中心通孔6封閉,即恢復到單流閥狀態。隨即準備注入水泥漿固井,水泥漿由套管內部注入至閥蓋3處,通過壓力的作用使得閥蓋3打開,水泥漿通過浮箍由套管內流向套管外部的環形空間,水泥漿不斷上升至工程要求的指定位置,碰壓,水泥漿注入完畢,套管外部的環形空間壓力高于套管內壓力,促使浮箍再次回到關閉狀態,將套管內與套管外封隔,水泥漿只能停留在套管外的環形空間不能倒流至套管內部,此時固井結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丙宣,未經劉丙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246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單片機的礦井環境監控系統
- 下一篇:一種直流電源電壓切換電路





